第119章 旧怨新仇(2 / 3)
条是她自己擀的,面条里放的青菜是她直接从后院菜园子里摘的,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池浪端起面碗边吹热气边嗦了一口,被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味道从舌尖熨帖到胃里,终于活过来了似的,满足地喟叹了一声。
电视里开着财经新闻,池浪囫囵地吃面,李澜就坐在他旁边看,等他把整碗面都嗦了个干净见底,老太太在新闻主播没有起伏的背景音里问他:“你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趟可是为什么回来的,说吧。”
池浪有点心虚地笑了一声,放下碗却直奔主题,“想问问你们老一辈的恩怨——您和佩里她爸的。”
李澜摇头,很简洁地回答:“没有什么恩怨。”
奶奶的答案出乎意料,池浪愕然,“她爸跟您以前不是同一个部门吗?当时那老头儿还是您的下属,你们没有过摩擦龃龉??”
“没有,都是正常的人事调动,只是当时上面要给诗力华的副职转正,我当时作为他的直属领导,没有在同意书上签字。”
“不是……”诗力华就是佩里的父亲,梅耶的老丈人。大概是李澜的语气实在太过稀松平常,池浪甚至开始对自己产生了一点怀疑,“这还不算有过节吗??”
“他个人能力不行,日常就是靠搞向上社交混职场,有人喜欢吃这一套,愿意因此给他往上爬的机会,当然是别人的自由和他的本事,我没有意见,但如果他升职需要我同意,那不行。”李澜说起这些甚至没有个人情绪,只是很客观地摇摇头,“我不认可他的能力,所以无法签字,这有什么问题?”
池浪听得直苦笑,“奶奶,阻人升迁如断人财路,您说有什么问题?”
道理李澜当然也知道,但她从在政府入职到以国家法律及体制改革部副部长的职位退休,没有因为这种事情妥协过。
“我所在的部门,我们所做的工作,都让我不能允许有这种事情发生。”财经新闻播完了,广告时间里,李澜拿起遥控器换到了地方台接着看新闻,苍老的声音依然理智而坚定,“如果制定法律的人连保证内部的公平都做不到,那法律又怎么会成为普通人保护自己的护盾?”
这个道理池浪无法辩驳,但他好奇后面的发展,“那后来呢?”
“后来诗力华攀上了财政部那边的人,被平调去了财政部,那之后我跟他就没有交集了,后来大约一年后,我听说他女儿佩里嫁给了当时作为政府财政督查的梅耶。”
关于如今桉城市政厅代主席梅耶的背景,其实很有些八卦可聊。
当时在首府工作的梅耶不显山不露水,看起来毫无背景,整个升迁之路都透露着普通年轻人成功逆袭的励志感,但实际上,他是财政部副部长的私生子,这在当时整个首府的政治圈里都不是秘密。
这事儿池浪早就知道,所以李澜略过了这一段,只跟池浪说结果,“如果当时财政部的那位还活着,梅耶不会是现在依然守着桉城汲汲营营的地步,可惜,他突然得了急病,从被检查出来到被宣告死亡,一共只有两周时间,而这两周里,他为梅耶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梅耶调到桉城,做了主抓桉城财政的市政厅副主席。”
“当时我爸跟他是同级?”
“对,”李澜说:“那时候桉城新一轮的选举刚结束,所以实际上,梅耶和你爸一起共事了五年时间。”
老太太说到这里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五年之后,他们一起参加了下一届市政厅主席的选举。”
后面的事池浪就知道了。
因为后来他父母双亡,而梅耶美美地在桉城当了十几年的执政官。
不过也不是完全顺心如意的,因为当年他父母那场古怪的车祸,在每次竞选的时候都会被梅耶的竞争对手拿出来做文章,以至于虽然梅耶每次都能险胜,但民愤难平,在各种舆论和雪片一样寄到首府的检举信环绕下,努力了十几年,也没能在他的地盘上甩掉“代理”这个头衔。
谈到了父母的事情,池浪的眸子阴郁了下去,“奶奶,我找到当年那个马恺燊了,他是佩里的亲弟弟。”
“我知道,”李澜看着电视,但画面其实没进到脑子里,“你哥告诉我了。”
池浪挑眉,对此一点也不意外,“所以你们两个果然早就狼狈为奸了,只是不告诉我。”
奶奶“啧”了一声,反手又拍了他一巴掌。
池浪环抱着手臂阴阳怪气看着她,“我哥调到桉城,是您在中间出的力吧?”
“桉城先前那个大法官是自作孽,你哥调职最多只是天时地利人和。”李澜若有所思,说话间想起这中间的另一个人,称赞:“阿林那孩子是真不错。”
要不是林意死磕当时桉城大法官私生子的那个案子,李澜和池仲孝也不可能找到堂而皇之回到桉城的机会。
当时的林意是无心插柳,但现在回看,又觉得很多事情仿佛真的是冥冥之间自有定数的。
曾经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他们这边,但风水轮流转到十几年之后的现在,一切好像都变得不一样了。
“桉城那边各方面都在预测,梅耶在今年的选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