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回京的吴三桂(2 / 3)
放心,臣回京前收到洪总督的文书,陛下防寒灾的办法,臣已是命人都吩咐了下去,粮草煤炭也俱是安排妥当!”
朱由检满意得点了点头,笑着道:“朕信得过你们,既然回京了,便好好陪陪家人,朕记得长伯是有两个儿子?”
吴三桂闻言不由面露诧异之色,说起来,他同发妻张氏是有一个儿子吴应熊,她母子二人常年居在京师,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陛下知晓也正常。
可另外一个儿子是自己在关外同小妾杨氏所生,算算也才不过两岁,本来这次回京还想带在身边,可碍于天气实在太冷,怕路上孩子受不了这才留在了关外。
这个儿子可只他们吴家人知道,陛下是怎么...
对了,陛下有锦衣卫,差点将这件事忘了。
吴三桂对锦衣卫窥探自己的生活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意见,他光明正大行事磊落,有什么好怕的。
“回陛下,臣的确是有两个儿子,长子吴应熊居京师,次子吴应麒居于关外。”
朱由检“嗯”了一声,“虎父无犬子,想来将来都是不输于你的好儿郎啊!”
朱由检说完又笑了一声,吴三桂看着皇帝脸上的笑意却总觉得奇怪,怎么感觉陛下这笑透着股诡异呢!
是自己多心了吗?
不光吴三桂这么想,殿中站着的骆养性,以及坐在旁边的朱慈烺,看着皇帝脸上的笑容也觉得奇奇怪怪,不知道他到底在笑些什么。
“回吧,想来你父母妻儿都在等着你呢!”朱由检朝他挥了挥手道。
吴三桂立即谢恩,告退离开了武英殿。
朱由检看着吴三桂离开的身影,抬手揉了揉自己脸颊,不怪他想笑,只不过《鹿鼎记》中吴应熊的形象实在太过于深入人心,他说出“虎父无犬子”这几个字时更是憋得难受。
吴三桂离开后,朱由检命王承恩送些小孩子的玩意儿去吴府,而后重新低下头看手头这份奏报。
这是高文采从江南命人送来的消息,骆养性进宫便是给自己送奏本来的。
“洞庭商帮不用管,先让他们闹腾一阵,不过记得把证据都留好,包括人证!”
骆养性忙领命,这便是说,徽商吴永年和潘茹璧二人妄图借程氏、叶氏借刀杀人,怕就成不了!
“虎丘文会...”朱由检脸上早已不见了笑意,本以为张溥已经老实了,没想到啊,蛊惑人心操纵朝政的贼心不死,还有江南这些自诩知识分子的文人,光明正大收富商的钱,拿去买考题走门路,哪还有文士风骨在?
难怪真正的人才在科举中凤毛麟角,可弄虚作假的人愈发多了起来,场次以往,大明的官场能清明才怪呢!
再退一步说,别说清明,选上来的这些官吏,到底能有多少能力改革弊政?
都是笑话!
此刻,“虎丘文会”这四个字印在朱由检眼中,他上辈子作为历史研究员,自然对复社不陌生,也对复社大本营的虎丘也颇是熟悉。
朱由检取了纸笔,根据自己印象,将虎丘中所有藏污纳垢之所一一点出,小半个时辰后,他将笔放下,待墨迹干了之后递给骆养性,“让高文采找合适的时机,抄了吧!”
骆养性接过领命,离开武英殿后还是忍不住展开纸张看去,看清上面写的字后忍不住面露惊骇,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武英殿。
“难不成...太祖爷又来托梦了不成?”
吴三桂出了宫门,跨上坐骑便朝着武功胡同行去。
路上行人不多,都是无奈才出门的人,店铺倒是都开着,厚厚的门帘遮挡了风雪,也看不清里头情景。
沿街的摊贩缩着脖子,期盼得看着路过的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