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永昌郡(1 / 2)

加入书签

    姚安府中的吾必奎也是气得不清,张献忠竟然一声不响得,带着他的人马不辞而别了!

    更是没有交代他的去向,吾必奎本想借张献忠的人马攻打昆明府,可眼下骤然失去了这么多兵力,他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朝昆明府进发。

    “不行,”吾必奎最后一拍桌子,“老子做了这么久准备,岂能被一个张献忠给破坏了?他要逃便逃,老子缺了他,难道还真不行了?”

    吾必奎还是决心去昆明,而此时,秦良玉的几路人马也已是按照约定,到了他们该到的地方。

    嶍峨土司王扬祖已是到了大姚城下,准备将被吾必奎夺去的城池打回来。

    宁州土司禄永命和景东土司刁勋,分别在带兵在八关外驻守,盯着关内关外是否有异常的动静。

    石屏土司龙在田在蒙自外扎营,一旦沙定洲有异动就能将人拦截。

    而最让人担忧的,便是带兵在定远和姚安之间的沐天波了,作为云南的黔国公,又是从未上过战场的云南总兵,沐天波这条线若是出了差错,就能让吾必奎留在定远的兵力援助姚安,秦良玉的布置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他这里能守住,断开两城的连接,秦良玉就能用最少的代价,将吾必奎的叛乱平定下来。

    而秦良玉这边,她悄悄将兵力布置在了姚安城外,就等着吾必奎自己往牢笼里钻。

    同样的,她也收到了张献忠离开的消息,和吾必奎不同,张献忠的离开对于秦良玉而言却是个好消息,意味着她要面对的兵马会少去很多。

    况且,张献忠有李自成盯着,她倒是也不用过多担心。

    虽然不担心,但为将者,自会去想敌人的去处,秦良玉通过探子的回禀,盯了舆图整整一个时辰,才终于确定了他会去的地方。

    “永昌!”秦良玉笃定道。

    “永昌?”秦良玉的儿子,马翔麟站在一旁,听了这话,立即将视线移向永昌府的所在。

    “你们看,”秦良玉指着澜沧江道:“澜沧江本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张献忠既然已经渡过澜沧江,他必然是想保存实力,以图发展。”

    “是!”秦翼明点头赞同,张献忠此时的兵力不多,同贺锦合并之后,这些兵力更是难得,他不会鲁莽行事,所以才会离开吾必奎。

    “澜沧江西南这些城池,永昌是最合适的地方!”秦良玉又指向永昌府,“你们说说,这是为何?”

    马翔麟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笑,当先开口道:“张献忠去永昌,自然是因为永昌郡这个地方易守难攻了!”

    “还有一点,”秦翼明接话道:“永昌郡是西南丝绸古道的枢纽,金银运转之地,他占了这个地方,便不缺金银粮草了!”

    秦良玉满意得点了点头,“不错,永昌郡在澜沧江畔,博南山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永昌道又是马帮商人来往经商必经之道,他占据了永昌,可就占了一个先机了!”

    从秦凯五尺道开始,由古蜀商人开辟的民间秘密商道就逐步进入官方的视野。

    公元前一三五年和公元前一二六年,汉武帝两度大规模开凿西南夷道,打通博南山道,至保山,再经由滇越出缅甸,即为永昌道。

    第二次,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开通了灵关道,并入永昌道,一条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通商大道由此诞生。

    随着东汉永平十二年永昌郡的设立,古永昌——南方丝绸之路上大汉版图的最后一个国内的大型商品集散地和中转站亮相,让永昌道的道路文明和商业文明辉煌了两千年。

    永昌郡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永昌道直线上应该从五尺道的末端道伊洛瓦底江以东的广阔区域,全场两千公里的“西南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