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又要剽窃萧和之计?全军听令,即刻(1 / 3)

加入书签

成公英的话情真意切。

曹丕听后,依旧沉吟不语。

尊严与生存,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选择,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而一旁的胡遵,心情也格外紧张,嘴里不停嘟囔着:

“我胡遵绝不离开故土……我必须要再想一计……”

说着,胡遵的目光开始在地图上扫视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焦急,仿佛要在这一方小小的地图上找到拯救他们的突破口。

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张北河”这三个字上,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灵光一闪。

“陛下,臣想到一计,或许能在张飞歼灭汉军!”

胡遵兴奋大叫道:

“若此计成功,我们就不必逃往塞北去寄人篱下了!”

曹丕一听,顿时大喜过望,急催问道:

“你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此刻的曹丕,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对胡遵的计策充满了期待。

胡遵见状,连忙将周围的人屏退,然后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成公英在一旁静静听着,等胡遵说完,他缓缓摇了摇头:

“你这计也是萧和曾经用过的计策,在鸾鸟一战中,难道你忘了吗”

“当时我们就是吃了这样的亏,如今再用,岂不是重蹈覆辙”

成公英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狠狠地浇在了曹丕那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上,让他瞬间清醒过来。

鸾鸟惨败的场景,在眼前徐徐铺展。

彼时,妄图“剽窃”萧和的计策。

他天真地以为,凭借这偷来的计策,能够火烧鸾鸟,将张飞所部一举歼灭,从而为曹魏立下不世之功。

然就在他自以为胜券在握之时,赵云率领的骑兵如神兵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战场。

曹魏伏兵瞬间陷入了混乱。

在这场交锋中,胡遵所部损失惨重,一半的兵马折戟沉沙。

这一万兵马的损失,对于曹魏而言,无疑是一场沉重的打击。

正是由于这关键兵力的缺失,曹丕陷入了当下举步维艰的困境。

那场惨痛的战役,仿佛就在昨天。

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去几天,胡遵竟又旧事重提,妄图再次使用萧和的计策来对付汉军。

曹丕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恐惧与犹豫。

上次的惨败还历历在目,如今又怎敢轻易再试

气氛凝重。

胡遵一脸诚恳,却又带着一丝无奈道:

“臣确实没有更好的计策来帮助陛下扭转乾坤,但若萧和之计能成,确也为良策。”

“臣以为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值得一试,陛下若不想去寄人篱下,只能赌一把,此计能否被萧和识破,就看天意了!”

他的话语中,既有对局势的无奈,更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胡遵承认了自己“剽窃”萧和计策的事实。

他说得明白,成败与否,全在于天意。

他要将自己和曹魏的命运,都寄托在了那虚无缥缈的天意之上。

曹丕沉默不语,眼神中透露出深深挣扎。

良久之后,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积蓄着全身的力量,然后毅说道:

“不到最后,朕绝不去寄人篱下!朕也不信,上天真要亡我曹丕!吾就用萧和之计,对付汉军!成败在天!”

胡遵慨然表态,愿随曹丕死战到底,仿佛已经做好与汉军同归于尽的准备。

成公英则无话可说,只能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五天之后,张北城南七里处,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五万汉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正沿着大道,浩浩荡荡向张北城进发。

“汉”旗的引领下,汉军斗志昂扬。

攻取张掖郡后,张飞和萧和几乎没有片刻的停歇。

战机稍纵即逝,必须乘胜追击,才能彻底击灭曹魏。

于是,他们统帅汉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

举目远望,一座城池映入眼帘。

那城池矗立在远方,仿佛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曹魏的最后一道防线。

马超枪指前方,大声道:

“大司马,骠骑将军,前边张北河北岸的那座城池,便为张北城。”

作为凉人,马超对凉州地形地貌了如指掌。

萧和打量了几眼那座城池,然后问道:

“斥侯可有最新消息”

“回大司马,斥侯回报曹丕正在日夜加固城池,看阵势,曹丕想要坚守张北城。”

听得马超的禀报,萧和眼中闪过一丝疑色。

曹丕要死守张北城!

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按萧和的判断,曹丕如今已陷入绝境,只剩两条路可走。

要么西出逃往西域,寻求一丝生机;

要么北出张北,去依附步度根,借助他的力量来对抗汉军。

只有这两条路,或许能保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