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我辅佐的,从始至终都是祖神(2 / 3)

加入书签

说话间,远方扬起一阵尘土,一匹快马正在朝县城狂奔而来。

“急报!”

“急报!”

周晋看清来人,心头一紧,立刻衝

城门缓缓打开,快马直接衝进县城,马上之人跟跟跪跎下马,朝急忙走下城墙的周晋抱拳行礼,

“大巫,卫国三万大军正在大举围攻宜县,宜县如今断水断粮,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我等还要早做准备啊.....

此话一出,周围眾人尽皆大惊失色。

三万大军!

宜县一旦城破,接下来就要轮到长石县了。

面对三万大军,长石县拿什么挡就靠城里的一千兵卒吗

如今长石县里的人,早就走了七七八八,连半点兵源都挖不出来,更別提什么多余粮草兵器了,根本没有任何战爭潜力可言!

面对三万卫国精锐,不於以卵击石。

周普拳头紧紧起,但还是上前拍了拍来人的肩膀,“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

“大巫,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兵卒们齐刷刷看向周晋。

周晋表现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诸位放心,我已有了应敌之策,一切照旧,待时机成熟,便是我们大破卫国之时!”

见周普这般说,人心终於安稳了一点。

虽还是没什么底,但好在有了主心骨。

周普回到县衙,指导一眾兵卒,抓紧时间修炼祖神传下来的功法。

一个时辰后,有一个兵卒急忙跑了进来,“大巫,齐先生回来了!”

周普闻言,赶紧起身,跟著兵卒往县衙外走去。

迎面齐良也正在往这里走来。

“齐先生,你终於回来了。”周晋哈哈笑道,將齐良往县衙中迎去。

齐良笑著抱了抱拳,“幸不辱命。”

他跟著周晋走进县衙。

周普边走边问,“探子来报,宜县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先生以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长石县,恐怕是守不住的。”

齐良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笑容,“无妨,卫国大军虽有三万,但也有命门所在。”

周晋双目瞬间圆瞪,“先生,那可是三万精兵,当真有命门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齐良跟著周普来到一间书屋,抽出一张纸,提笔蘸墨,寥寥几笔便將一幅堪舆图画了出来,“以如今的情况来看,我们是不可能挡得住三万大军的。”

“大乾灭国已成定局。”

这话就像是一柄刀,深深扎进了周普的心里,但他还是强忍住心头的悲戚,

朝齐良抱拳,“请先生教我。”

齐良將纸铺开在案台上,“大巫请看。”

“三万大军足以荡平方圆千里內的几个小国,事实证明,卫国也的確一路横扫,將这些小国尽数纳入自己囊中。”

“但它无疑也主动暴露出了缺陷。”

“一味扩张国土,短时间內並不能增加国力,反而会將原本固若金汤的防御变得鬆散。”

“只有等卫国將这些国土完全消化乾净,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而强的强国!”

“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齐良將沿途几个小国全部標註出来,“卫国大军一路横扫,每攻下一座城池,都会留下一部分兵卒守城。”

“等到宜县这里时,兵马从七万只剩三万。”

只剩三万.....

周普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就算一万,也足以荡平整个大乾了。

齐良接著说道,“如此大军,粮草是巨大的压力。”

“卫国征伐千里,一部分粮草从本国运送,另一部分则是从攻占下来的城池中徵收。”

周普隱隱明白了齐良的意思,心头一跳,“先生的意思是,卫国大军的命门就是粮草”

齐良笑著点头,“大巫所言极是。”

“首先,长石县必须弃守,硬碰硬必败无疑!”

“但在离开之前,要把所有粮食都带上,带不走的也要全部烧掉。”

周晋举一反三,“那城中的屋舍要不要也烧光”

齐良却是摇头,“屋舍不能烧,不仅不能烧,还要把被褥留下,要给卫国大军留下一个温暖的家。”

“这是为何”周晋不解。

齐良伸手,点在长石县的位置,“若是烧掉长石县,大军就不会在此地逗留,只会直接攻向石溪。”

“两地相距百余里,大军一日不可能达到。”

“中途若要歇脚,要么安营扎寨,要么就地休息,若长石县有地方住,自然更好,这样就能养足精力,攻打石溪。”

周普眉头微皱,“若真是如此,石溪岂不危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