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图财也要图色(1 / 3)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到了麦浪翻滚的收获时节。
盛夏的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燥热,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整个村庄都笼罩在紧张忙碌的氛围中,村民们天不亮就扛着镰刀出门,直到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他们争分夺秒地在金灿灿的麦田里挥汗如雨,既要抢收成熟的麦子,又要抓紧时间播种秋季作物,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连喘息的功夫都没有。
侯宽的日子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他整日泡在马家的田地里,像个不知疲倦的机器般劳作着:收割麦子、播种豆子、栽种玉米、点种红薯和绿豆。
马家的农活似乎永远也干不完,侯宽就像被拴在了马家的田地上,进进出出忙个不停。
可与此同时,他自家田里的麦子却无人问津,金黄的麦穗在烈日下渐渐干枯,随时都可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水而芽霉变。
看着自家田里日渐成熟的麦子无人收割,侯黄氏两口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天跺着脚愁。
大儿子侯印早已分家单过,二儿子侯成、三儿子侯贵和小儿子侯老五要么在外地打工,要么在学校读书,家里竟没有一个能帮上忙的壮劳力。
只有侯宽在家,却整天被马高腿使唤得团团转。
侯真因为身体不好,腰都弯不下去,根本干不了重活。
多年不曾下地干活的侯黄氏实在没办法,只好重新拿起镰刀,亲自下田收割麦子。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回家后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生火做饭。
这样连轴转的日子没过几天,侯黄氏的脸就被晒得脱了一层皮,整个人看起来苍老了许多。
与此同时,刘曹氏也在为自家的几个儿子忙碌着,每天都要往田里送饭。
有一天,她在送饭的路上遇到了同样疲惫不堪的侯黄氏。
看着侯黄氏晒得黝黑的脸庞和布满老茧的双手,刘曹氏忍不住心疼地说:&0t;你家大儿子侯印和二儿子侯成都已经分家单过了,现在有侯宽他们几个兄弟在,按理说用不着你这个当娘的亲自下地干活啊。
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拼命,这不是自找苦吃吗?&0t;话语中满是同情和不解。
侯黄氏愤愤地回应道:“别提侯宽那个兔崽子了,他如今成了官迷。
马高腿在他头上吊了根胡萝卜,许他当便衣队长,就把他给套牢了。”
刘曹氏满脸困惑,实在无法理解侯黄氏的心态。
侯黄氏嘴上对儿子侯宽满是不满,可内心深处,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
这种满足感让侯黄氏在刘曹氏面前有意无意地炫耀起来:“马保长已经决定,很快就要任命侯宽为便衣队长。
现在侯宽对马高腿比对他爹还孝顺,我也不管他那个兔崽子了。”
尽管侯黄氏话语里带着批评,但她脸上洋溢着自豪得意的笑容,难掩内心的喜悦。
刘曹氏听了这些话,心里很不痛快。
她回家后埋怨刘汉山:“那个便衣队长的职位,马高腿好几次找你去干,你不干的话可以让给你二弟。
你在外面奔波,他在村里当便衣队长,这样咱家就不用怕别人威胁了。
你一句话,倒让侯宽捡了这个便宜。”
刘汉山回答道:“妈,我反复思量过,这个便宜咱家不能占。
当了便衣队长就是马高腿的走狗,他让你咬谁你就得去咬谁。
这还不算,关键是咱们会替他背很多黑锅。
上次和陈石头的事儿还算小事,要是杀人放火这种事让咱们替他背黑锅,你可就赔进去一个儿子了。”
刘曹氏长叹一声:“便宜了侯宽那个兔崽子,他上去了也没好事,指不定咋欺负别人呢。”
刘汉山说:“他要是欺负咱家的人,那肯定不行。
欺负左右邻居,咱们可管可不管。
咱刘家的血脉里,流淌着暴躁直率的基因,宁折不弯。
咱们既不是纯粹的好人,也不是彻底的坏人,没法和马家、侯家这些人同流合污、一起干坏事。
一句话,咱刘家要面子,和那些没底线、不要脸的人没法同甘共苦,早晚会兵戎相见。”
侯宽对当官的渴望已到了梦寐以求的程度。
那天,他把马高腿打算让他担任便衣队长的事儿告诉了何元香。
何元香醉眼惺忪地看着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当天夜里,何元香一丝不挂地钻进他的被窝,紧紧搂住他,两人成就了好事。
尽管洞房花烛夜来得晚了些,但侯宽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人生成就感。
每天,在从村公所回家的路上,或是夜里辗转难眠时,他的脑子就像陀螺一般,沉浸在遐想之中。
他幻想着自己当上便衣队长后,骑着马,挎着盒子炮,威风凛凛。
到那时,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请他去,他能从村西头吃到村东头。
谁见了他都得弯腰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