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掉进深渊不见光(2 / 3)

加入书签

刘汉俊出面,找来了附近的几个医生,他们给他号脉,开药,治疗了多次,却不见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刘德全说:“只要汉山回来,我就好了。”

钱送过去了,刘家人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他们在家耐心地等待,幻想着刘汉山出狱回家,与家人团聚的场景。

可惜,他们等了半个月,却没有任何消息。

刘曹氏只好拉着侯黄氏,再次去了县城。

侯宽得知后,故意躲起来,让部下告诉刘曹氏,他去了汴梁,三天两天回不来。

两个女人无奈地回到了家。

过了几天,刘曹氏晚上辗转难眠,一个人独自去了兰封县城,正好撞见侯宽和一个女子在屋里。

刘曹氏质问道:“侯宽,这是怎么回事?已经二十多天了,你人都不见了,那件事情有准信吗?”

侯宽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他忙不迭地点头:“二婶,我正要回家专门处理汉山弟的事情,你就来了。

汉山弟的事情,我们已经和周司令谈好了,监狱的狱长也同意了,但是日本人不同意。

那个日本头目不认可大洋,说在日本花不出去。

他狮子大开口,非要五根金条才放人。”

当刘曹氏听到那个消息时,她的身体几乎无法承受,差一点就蹲倒在地上。

她的心灵迷失,魂魄似乎已经离开了她的身体,她无助地走回家中。

刘德全一看她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你上当了,又被骗了吧。

我早就告诉你,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帮别人数钱。”

当初,刘曹氏对他深信不疑,轻率地相信了他的承诺。

他口口声声说会帮助他们,甚至收取了他们的钱财。

然而现在,他却变成了一个无法填满的无底洞。

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她坚信,只有侯宽能够帮助她完成这件事。

刘德全愤怒地弯曲着身体,破口大骂:“你把钱给他,不如直接扔到水里听响。

侯家八代以前就没有出过仁义仗义的男人。”

他情绪过于激动,身体颤抖不已,差点从床上摔下来。

幸好,黄秋菊及时冲上前去,紧紧扶住了他。

刘曹氏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下定决心,要为侯宽筹备一份贵重的礼物。

她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出售家中所有具备价值的物品,无论是珍贵的古董,还是传家宝。

此外,她还积极地向所有的亲朋好友借贷,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援助渠道。

通过这样的方式,她努力地筹集出了一笔可观的金额。

在刘曹氏的坚持和努力下,她终于购买到了五根金条。

这五根金条不仅代表了她的心意,更象征着她愿意为侯宽付出的无私和慷慨。

刘曹氏没有任何的保留,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五根金条交到了侯宽的手中,希望这份礼物能够为他带来好运和幸福。

刘曹氏的这一行为,让人感受到了她的真诚和坚定。

她愿意为了侯宽,付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和努力。

这样的行为,无疑让人感动和敬佩。

这份礼物,也成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的象征,将永远铭记在他们的心中。

等待她的,依然是漫长的沉默,就像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

刘德全已经两天没有吃任何东西,他整日呼唤着刘汉山的名字。

黄秋菊不停地更换他头上的毛巾,清洗后再换上,却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村里最年长的人,是那个曾经作恶多端,如今瘫痪在床的刘德厚,他被自己的女儿推了过来。

他看起来精神很好,看了一眼刘曹氏,对她说:“他快不行了,你们快点准备后事吧。”

他自言自语地说:“他的身体那么好,却没有能够比我这个瘫子活得久,那么积德行善,做好人有什么用呢?”

刘曹氏愤怒地反驳道:“至少做好人不会断子绝孙。”

刘德厚翻了个白眼,喉咙里像是卡住了鸡蛋黄,示意女儿将自己推回家。

棺材已经准备好了,只需要找人涂上几层黑漆即可。

送老衣都是由女儿们负责,我的两个姑妈回到娘家,然后去了一趟县城,一切就都准备妥当了。

按照当地的丧葬习俗,男人送老衣都是官帽、官服和官靴,无论在世时是否当过官,死的时候都必须穿上官服。

还有金铺底,银被子,宫廷方枕头,手里拿着玉把件,嘴里含着铜钱。

侯宽身影出现在门口,声音洪亮地大声呼唤:“二婶,您在家吗?”

此声一出,刘家上下几乎全员出动,连刚才还在床上气息奄奄的刘德全也被搀扶着走了出来,他身体虚弱,颤抖着跟在人群后面。

“有好消息,大好事。”

侯宽接过刘汉龙递过来的凳子,站在大家面前,脸上带着笑容,兴奋地向大家宣布。

“我家的汉山是不是已经出来了?是明天还是后天?”

刘曹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