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万恶之源(3 / 3)
妃,俱是见惯富贵之人,不致见財起意。
二来,二人皆受他救命之恩,刀白凤更已怀他骨肉,可谓託付得人。
再者,若高公公真率大军攻山,达摩洞也可作他们二人的藏身避祸之所。
虚言与二人又密议良久,诸事安排已定,最后说道:“若待三万大军合围少林,纵能诛杀高公公,少林寺也必遭兵燹之灾,千百僧眾难免生灵涂炭。自古擒贼先擒王,我这就动身去迎那阉党。若能半途截击,在路上结果了这奸贼,方为上上之策。”
刀白凤道,“公子杀了高公公,皇帝岂会善罢甘休,定然还要派兵围剿..”
虚言立即冷道,“那我就一不做二不休,连皇帝老儿一起宰了!”
闻言,刀白凤与种师道都是一怔。
刀白凤身为摆夷女子,对世俗的君臣之礼本就不甚执著。
然而种师道却截然不同。
作为赵宋的名臣良將,即使被冤屈通缉,他內心深处也坚信这一切都是高无阳那等奸佞小人作祟所致。
皇帝本人仍是圣明的。
在他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里,只需除掉高公公这样的奸贼,清除皇帝身边的蒙蔽,天子便会成为一代明君。
因此,当虚言不仅提出要刺杀皇帝,还怒斥当今圣上为“狗皇帝”时,种师道立时柳眉倒竖。
“公子要杀高无阳,我种师道一百个赞同,但若是要杀皇帝,恕老夫不敢苟同!”
种师道的愤怒,虚言对此毫不意外。
像种师道这类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老臣,视三纲五常为圭臬,他们认定皇帝天生圣明,而奸臣不过是蒙蔽圣聪的恶徒。
在他看来,真正的“万恶之源”永远在那些奸佞身上,而皇帝不过是被奸臣蒙蔽。
虚言並未急於反驳,而是反问道:“若皇帝真乃英明之主,怎会屡屡被奸贼所蒙蔽”
种师道涨红了脸,辩解道:“圣人亦有犯错之时!岂能苛求圣上永无差池”
虚言步步紧逼:“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若有人一错再错,且毫无长进,这又当何解”
种师道一时语塞。
他心中雪亮,虚言所指正是当今圣上屡屡受奸臣蒙敲的事实。
虚言又道:“若说他是个明君,身边偶有奸佞倒也罢了。但若环伺左右的皆是奸臣,
这又作何解释是他有眼无珠识人不明,还是根本就是个昏聵无能之人”
种师道彻底哑口无言。
是啊,他日日痛斥奸臣当道,可究竟是谁令这些奸臣能长期盘踞朝堂
虚言接著道:“其实那『狗皇帝一点也不昏!他自私至极,只想盘剥天下却不沾污名。於是便有奸臣主动代行其恶,甘为皇帝之爪牙,为他做尽骯脏勾当!”
说罢,虚言目光直刺种师道。
“老將军难道不想想为何你们这些忠臣只会將帐记在奸臣头上为何奸臣虽恶却总能得宠高升只因你们心中那个高高在上的万岁爷』,才是这一切罪恶的真正源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