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重振旗鼓(1 / 2)

加入书签

    深圳的盛夏在蝉鸣中愈发喧嚣,鸿霓厂区里的凤凰木开得如火如荼。苏晚秋站在样品室的窗前,指尖轻轻抚过微微隆起的小腹。距离在公园遇见少女时期的母亲已经过去半个月,最初的震惊与惶恐渐渐沉淀,化作一种更为坚定的力量。

    “晚秋姐,新到的苎麻混纺面料样品已经全部检验完毕。“小林抱着一摞检验报告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周师傅说这批料子比预想的还要好,透气性和垂坠感都完美,特别适合秋季的廓形设计。“

    苏晚秋转过身,接过报告仔细翻阅。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纸面上,将检验数据照得清晰分明。这一刻,她忽然想起穿越前在服装公司加班赶样的夜晚,那时她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设计师助理,最大的愿望不过是自己的设计能被人看见。

    而现在,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更孕育着新的生命。

    “告诉周师傅,明天上午九点召开秋季系列定稿会。“苏晚秋合上报告,目光坚定,“另外,让雅婷把“鸿霓工匠“认证的进度报告也准备好,我要在定稿会上一并讨论。“

    小林点头记下,忍不住多看了苏晚秋一眼:“晚秋姐,您最近气色真好,是不是孕期反应过去了?“

    苏晚秋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不仅仅是因为怀孕,更是因为她终于与自己的命运达成了和解。

    无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过去还是平行的时空,此刻站在这里的她就是真实的。鸿霓需要她,腹中的孩子需要她,那些信任她的女工们需要她。她不能让一个尚未确定的未来,影响眼前触手可及的幸福。

    第二天上午,样品室里坐满了鸿霓的核心团队。郑雅婷将“鸿霓工匠“认证的进展投映在幕布上,清晰的图表显示已经有三十七位工匠通过初级认证,十二位通过中级认证,周玉芳等三位老师傅更是毫无悬念地获得了高级认证。

    “认证计划推行一个月来,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客户投诉率下降了百分之十二。“郑雅婷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自豪,“更重要的是,工人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主动钻研技术的氛围越来越浓。“

    苏晚秋满意地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王淑珍挺直了腰板,赵兰雪眼中闪着光,沈墨兰和其他几个年轻工匠更是难掩激动。这就是她想要看到的改变——让手艺被看见,让匠心被尊重。

    “接下来,我们要把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苏晚秋站起身,走到幕布前,“我提议设立“鸿霓工匠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工匠们的技术创新和传承。同时,每季度评选“金牌工匠“,给予额外奖励和培训机会。“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好啊,这样咱们这些老手艺就不怕失传了!“

    讨论完认证计划,会议进入秋季系列的定稿环节。由于苏杭软缎的意外受损,设计团队不得不临时调整方案,反而激发出了更多创意。

    沈墨兰展示了她设计的一款改良旗袍:“我用苎麻混纺替代了真丝,在领口处做了不对称设计,用盘金绣勾勒出银杏叶的轮廓。周师傅教我用虚实绣表现叶脉,远看是轮廓,近看才能发现细节。“

    苏晚秋仔细端详着样衣。苎麻的质朴与金线的华贵形成巧妙对比,既保留了东方的韵味,又增添了现代的灵动。更难得的是,这种面料比真丝更耐穿好打理,正好契合了“木棉系列“让美融入日常的理念。

    “这个设计很好。“苏晚秋不吝赞美,“可以考虑作为秋季系列的主打款之一。“

    受到鼓励,其他设计师也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有将传统窗棂纹样转化为针织提花的开衫,有在牛仔外套上运用马蓝草渐变染色的创新尝试,还有把水墨意境融入职业套装的巧妙构思。每一个设计都凝聚着对传统的尊重与对创新的探索。

    定稿会持续到中午才结束,苏晚秋有些疲惫,但精神却格外振奋。下班时分,陈明辉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见到苏晚秋正在整理的设计图,他眼中闪过惊艳:“这是秋季新品?“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