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风云骤变(1 / 2)

加入书签

    林燕芳的啜泣声在空荡的车间里回响。苏晚秋将那张支票轻轻放回她手中,声音平静得可怕:“你走吧,鸿霓不会再用背叛的人。“

    “苏老板!给我次机会...“林燕芳抓住她的裤脚。

    “现在知道求饶了?“周玉梅拄着腰从阴影里走出来,军绿色的工装沾着药酒味,“当初剪我们丝线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

    苏晚秋弯腰掰开林燕芳的手指:“后悔也没用了。“

    月光将林燕芳踉跄离去的背影拉得很长。苏晚秋转身翻开秘典,最新浮现的血红字迹让她浑身发冷:“1984年底外汇管制收紧“。

    “玉梅姐!“她抓起办公室电话,“立刻联系郑裕成先生,锁定我们在汇丰的美元账户!“

    方志远的解放鞋踩在新厂房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位外贸部干部今天穿了件洗得发白的灰衬衫,手里拎着个印有“广交会“字样的文件袋。

    “苏厂长,好消息!“他热情地握住苏晚秋的手,“之前广交会推迟了一段时间,下周一举办开幕,我给你们争取了个位置!“

    方志远从文件袋里拿出展位图,鸿霓被安排在服装厅的角落。“位置是偏了点...“方志远搓着手,“但今年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外商参会,机会难得啊!“

    苏晚秋的指尖在展位图上划过,突然停在主通道的黄金位置——那里赫然标注着“林氏制衣“,面积是鸿霓的四倍。

    “谢谢方同志。“她不动声色地收起图纸,“我们会好好准备。“

    方志远参观完水墨蜡染样品,突然压低声音:“林志强最近动作很大,收购了六家小厂。“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眼窗外,“你们...多留个心眼。“

    送走方志远,苏晚秋立刻召集骨干开会。女工们听说广交会消息,既兴奋又忐忑——这是鸿霓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却要在林志强的阴影下起舞。

    “咱们展位小,就要出奇制胜。“苏晚秋在黑板上画了个渔村场景,“把展台变成“活的博物馆“!“

    计划迅速成型:张建军带人搭建微型渔船和织布机模型;周玉梅负责培训女工用英语简单交流;李桂芝则翻出压箱底的古老绣样,准备现场演示“通经断纬“的绝技。

    最绝的是苏晚秋的“织机体验区“——参观者可以亲手尝试蜡染,成品当场制成书签带走。

    “外宾肯定没见过这个!“小林兴奋地比划,“我在华侨商店见过老外买景泰蓝,就喜欢稀奇玩意儿!“

    广交会开幕当天,琶洲展馆人声鼎沸。鸿霓的“渔村场景“刚开始毫不起眼,直到李桂芝被扶着坐上古老的织布机,梭子在她手中化作一道银光。

    “看!那位老太太在织什么?“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商人惊呼。

    人群渐渐聚拢。李桂芝布满老茧的手指在经线间翻飞,蜡染的蓝布渐渐呈现花鸟纹样。苏晚秋用流利的英语介绍:“这是中国明代宫廷技艺改良,每一道纹路都是手工绘制...“

    “我能试试吗?“法国客商皮埃尔好奇地坐到体验区。苏晚秋指导他将融化的蜡液滴在棉布上,周围很快围满举着相机的观众。

    “太神奇了!“皮埃尔举着自己染的抽象图案大笑,“这比巴黎的抽象派还前卫!“

    皮埃尔捏着那块蜡染布片反复端详,蓝白相间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他突然掏出钢笔,在名片背面写下一串数字:“苏女士,我要订五百件这样的外套,每件六十五美元,独家代理权归我们巴黎春天百货!“

    六十五美元一件!周玉梅激动地拽住苏晚秋的袖子,这算用平价货赚高端货的价钱。

    苏晚秋接过名片,指尖在烫金字体上轻轻摩挲:“皮埃尔先生,这个纹样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