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双线博弈(1 / 2)

加入书签

    假记者将录音笔凑近,“能透露供应商信息吗?“

    周玉梅突然从脚手架跳下来,军绿色的工装裤上沾满油漆:“哎哟,这不是林氏集团的张司机吗?上个月还开车送林志强来我们厂挖人呢!“

    现场瞬间安静。假记者脸色煞白,相机带子绞紧了手指:“你、你认错人了...“

    “错不了!“周玉梅一把扯下他的记者证,“大家看,这钢印是拿肥皂刻的!“她转向围观的工人们,“上次就是他带人往咱原料里掺砂子!“

    张建军独臂拎起一桶稀释剂走过来,退伍军人凌厉的眼神让假记者连连后退:“误会...我这就走...“

    “别急呀!“周玉梅夺过相机,麻利地倒出胶卷,“让大伙儿看看你都拍了啥机密!“

    阳光下曝光的胶片像黑色瀑布垂落。工人们的哄笑声中,假记者狼狈逃向路边的桑塔纳,连车门都没关稳就发动了车子。

    ———

    渔村晒谷场上支起了二十张八仙桌,每张桌子中央摆着个铁皮罐头改装的煤油灯,火苗在玻璃罩里欢快地跳动。苏晚秋特意从县里请来放映队,白色幕布挂在两棵老榕树之间,正在放《喜盈门》,但没几个人看——大伙儿的注意力全被晒场中央那对新人吸引住了。

    周玉梅破天荒穿了件大红连衣裙,领口别着朵塑料花,辫梢系着张建军送的红头绳。退伍军人今天把空袖管别得格外整齐,军装前襟别着朵大红花,古铜色的脸涨得通红。

    “一拜天地——“

    老支书临时客串司仪,嗓子喊得比当年批斗会还响。

    “上菜!“十几个渔家汉子应声抬出蒸笼,海鲜的鲜香顿时弥漫开来——清蒸石斑鱼、蒜蓉粉丝蒸扇贝、白灼虾...最扎眼的是桌中央那盆“发财好市“,发菜和蚝豉炖得油光发亮。

    “老苏这回下血本了!“王伯咂着嘴,夹起块鲍鱼,“这得多少钱...“

    “自家渔船捞的,要啥钱!“苏大海拎着酒壶挨桌敬酒,脸上泛着红光。

    晒场角落,陈明辉正帮苏晚秋调整投影仪。他白衬衫的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两人手指在胶片卷轴处不经意相碰,又同时触电般缩回。

    “明天...厂房就完工了。“陈明辉的声音混在电影对白里。

    “嗯。“苏晚秋低头摆弄胶片,“多亏你的设计。“

    苏晚秋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这个...送给你。“展开是枚手工打造的黄铜领带夹,造型是简约的几何线条,却在转折处藏着个精巧的银蝶扣。

    陈明辉愣住了,指腹轻抚过那枚银蝶:“这是...“

    “好建筑和好衣服一样,都要有灵魂。“苏晚秋鼓起勇气直视他的眼睛,“就像你的设计。“

    领带夹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暖的光泽。

    “切蛋糕啦!“周玉梅的喊声传来,新人正握着菜刀切五层高的奶油蛋糕,张建军独臂搂着新娘的腰,笑得见牙不见眼。

    新厂房投产的第一天,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车间,将雪白的墙面映得透亮。女工们穿着统一的靛蓝色工装,好奇地打量着崭新的流水线——陈明辉设计的通风系统在屋顶形成自然对流,连最闷热的熨烫区也清凉宜人。

    “这风道真神了!“小林仰头望着天花板上的百叶窗,“比电扇还凉快!“

    “那可不,“厂长先生“的手笔能差吗?“林燕芳促狭地挤挤眼,引得周围女工一阵哄笑。

    苏晚秋正在检查样衣,听见这称呼耳根一热。自从陈明辉连续半个月泡在工地调试设备,女工们就给他起了这个绰号。她刚想制止,却见郑雅婷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