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暗夜微光(2 / 2)

加入书签

;   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住。仓库里突然安静得只剩雨声。

    “苏同志。“陈明辉最终打破沉默,“如果你真打算租这里,我可以帮忙做改造方案。“

    医院门口,周玉梅正焦急张望。看到陈明辉搀扶苏晚秋下车,她瞪圆了眼睛:“这位是...“

    “深圳大学陈老师。“苏晚秋虚弱地介绍,“他答应帮我们设计新厂房。“

    周玉梅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突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她刚要说话,一个尖锐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晚秋!“

    郑雅婷踩着高跟鞋奔来,米色风衣下摆溅满泥点。她警惕地看了眼陈明辉,凑到苏晚秋耳边用粤语快速说道:“Uncle醒了!他说林氏的账本藏在蛇口C区7号仓里!“

    张建军独臂攀爬通风管道的画面,通过周玉梅的转述在苏晚秋脑海中清晰浮现。

    “他半夜溜进去的。“周玉梅递来热毛巾,“结果发现不止账本——还有整箱印着“市纺织厂“的的确良布,都是陈建国签字的批次!“

    苏晚秋擦脸的手顿住了。这不正是拼图缺失的关键一块?林志强勾结陈建国盗用国有资产,再通过走私渠道销往香港...

    “东西呢?“

    “没拿到。“周玉梅咬着嘴唇,“建军刚找到就被发现了,差点...差点没逃出来。“病房门被轻轻叩响。陈明辉站在门外,手里捧着叠图纸:“我画了初步方案,想请苏同志过目。“

    周玉梅识趣地退出去,临走时悄悄捏了捏苏晚秋的手心。

    图纸在病床上铺开,陈明辉的钢笔线条干净利落。最令人惊叹的是主立面设计——古老的蚝壳墙与钢化玻璃形成强烈对比,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凹凸不平的蚝壳上,会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

    “这里。“陈明辉指向屋顶示意图,“我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过滤后可用于印染工序的初步漂洗。“

    苏晚秋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我们需要印染车间?“

    “服装厂总要处理布料。不过...“他犹豫片刻,“传统印染污染严重,我最近在研究德国环保技术...“

    “陈老师,“她深吸一口气,“如果我说有种植物染料,固色效果堪比化学制剂,你会觉得荒谬吗?“

    陈明辉的眼睛亮了起来:“茜草?还是苏木?其实东南亚有种叫“蓝靛果“的植物...“他滔滔不绝地讲起在欧洲见过的生态印染案例,完全没注意苏晚秋震惊的表情。

    讨论持续到深夜。护士来赶人时,陈明辉匆匆将两盒进口退烧药塞进苏晚秋手心:“一天两次,饭后服用。“他的指尖温暖干燥,“图纸你留着,有想法随时联系。“

    药盒下还压着张便条,上面是一行工整的字迹:“深圳大学建筑系202办公室,电话4657。“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