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巧言令色说君子(下)4000字(3 / 5)
那么,‘为往圣继绝学’呢?此言似乎尤为悲怆雄壮。”
张永春神色也凝重起来。
就这句不好解释。
寻思了半天,打开土箱子,收拾了半天家底,张永春才憋出来一句:
“自暴秦焚书坑儒,先汉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诸子百家之学渐趋式微,多少先贤智慧就此断绝,此乃文化之大不幸!
我曾闻一位不具名的贤者说过,‘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然儒学虽好,岂可独尊?
因此,继绝学,非独继儒家之学,更要发掘、整理、弘扬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百家遗珠,广开民智,激荡思想,使天下才智之士皆能焕发光彩,而非囿于一家一言之藩篱。”
说到这,他眼睛突然一亮,像打开了什么开关一样,指着桌子上的书。
他指了指桌上的《蒙学策论初阶》后,又指向远处的书亭方向:
“我之所以竭力刊印书籍,低价甚至贴钱售卖,正是想让人看到,我太学非但不是抱残守缺之地,更有海纳百川之胸襟!
我们不仅要传承儒学正脉,更愿成为天下学问汇聚之所,令百家之学有重现天日之机,此方为真正的‘为往圣继绝学’!”
“这在野遗闲不知道有多少,皆因我儒家势大,不愿出仕,因此小弟方有此行!”
郭露之听得心潮澎湃,录写的手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由衷赞道:
“壮哉!
此言何其雄浑!何其博大!父亲……父亲所求,亦不过如此啊!”
他仿佛看到了太学乃至天下文教的全新道路。
突然,他写字的笔一顿,又抬起头来,笑道:
“我听说师弟著有三国演义一书,想必师弟之前所学,便是九流十家中的小说家吧。”
张永春一愣。
啥?
小说还有家?
这九流十家又是什么?我只知道无痛人流行吗?
而郭露之却像是被戳了某个奇怪的开关一样,反而自顾自的顺着这条线捋了下去,目光也更加炙热起来。
“愚兄不才,最初也曾看过师弟的三国演义,本来以为此书虽然以史为本,却多有虚构,本来以为乃是只为了消遣准备的。
可若是师弟乃是小说家之人,那所著此书,便不足为奇。”
说着,郭露之哈哈大笑。
“小说家所言,虽离经叛道,却蕴含民情,一言一行皆以民风民俗为记。
师弟所著之书,多有乐哉,想必也是于此之道中得来吧!”
张永春都听傻了,不是,我竟然是这么想的吗?
随后他眼睛一凛。
对!
没做!
我就是这么想的!
好好好,你真是我的亲师哥啊!
张永春赶紧打蛇随棍上,伸手挠了挠头,一脸的不好意思。
“呵呵,师兄明鉴,我这点小心思,真是瞒不过师兄。”
郭露之赶紧摆手一脸淡然。
“不不不,反而是为兄鲁钝,不知师弟良苦用心,现在看来,反而是师弟在教导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