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教辅攻势第二弹(三)(1 / 3)

加入书签

    作为一个现代的带专人上人,张永春深知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这俩组成的组合拳,对于贫民学子的杀伤力有多大。

    但是大周毕竟不是现代,勤工俭学岗也不能设立的太朴素。

    毕竟太学生都是天之骄子,能在这的都是小镇的杰出做题家了,你总不能跟现代分配工作一样把他们送进黑厂打黑工吧。

    因此,张永春便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工作。

    卖书。

    某个喜欢抽烟的文豪笔下的孔先生有言,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放在这里,那就是读书人的事,能叫卖吗?

    那是为了我大周教化天下做贡献,是大好事!

    因此,陈德康很开心的承担下了这个相当于现代书报亭老板的工作。

    此时,他正看着谭泽涛牵着两匹驽马,站在那简陋的书亭前。

    而谭泽涛的目光死死盯着那堆《太学经义入门》,心脏怦怦直跳。

    太学!

    这两个字对任何关心子弟教育的家庭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尤其是汴京城的人,更知道这俩字的含金量。

    虽然国子监出大佬,可是以他的家庭情况,是很难让孩子在国子监内成才的。

    因此,他无比希望自己孩子能通过太学走一路仕途。

    想到这,他定了定神,上前两步,对着书亭里那位看起来十分年轻、甚至还有些学生气的“老板”拱了拱手。

    开口的语气带着试探和好奇,宛如对街边保健品好奇的老太太:

    “这位……小先生?

    请教一下,您这儿售卖的是何种书籍?

    看小先生如此年轻俊朗,气质不凡,倒不似寻常商贾啊。”

    端坐在书亭内的陈德康闻言,连忙起身,依着学子的礼节回了一礼,语气温和而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清朗:

    “这位相公请了,好教相公得知。

    在下并非商贾,乃是太学学子。

    在此设摊,乃是奉我校师长之命。”

    说着,他指了指桌上的书,脸上露出一种使命感和略显青涩的郑重,宛如导管之前的找片行动:

    “我校师长近日刊印了一批助蒙之学的基础书籍,旨在启迪童智,广铺我大周文脉,惠及天下初学之子。

    因此,师长命我等学子轮流于此,并非为牟利,实为践行圣人‘有教无类’之训。”

    谭泽涛一听对方果然是太学生,态度立刻更加恭敬了几分,连忙道:

    “原来是太学的高才!失敬失敬!”

    看着陈德康的那身月白澜衫,他心中热切,追问道:

    “却不知,小先生这助蒙之书,是如何售卖?”

    陈德康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

    “相公,此书乃是我太学为教化而刊印,意在普惠,并非图利。

    故售价极为低廉,一本仅需一贯足钱。”

    “一贯钱?”

    谭泽涛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小先生说笑了吧?蒙童启蒙的读物,一本就要一贯足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