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逃兵(2 / 2)
nbsp; 有官员奏请“搜刮臣宰助饷”,就是让所有官员捐钱,朱由检很心动,但被内阁拦住了。
理由都不用多想,就把官员的法定俸禄讲一遍,意思就很明显了:所有官员都在用爱发电呢,那点工资养家都不够,你还要收回,还有没有良心?
朱由检当然知道这话很假,这些当官的就没几个不贪不捞的,可能平时的吃穿用度比他这个皇帝都好。
但他不能说啊,有证据可以直接抓几个杀头抄家,没证据就这么红口白牙地说,那就把朝臣得罪光了。
就这么在欠饷欠开拔银的情况下调动军队,一路上的百姓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地方官当然会上奏弹劾,但皇帝顾不上了,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啊?要为大局着想。
而且逃兵络绎不绝,出发时是一万,到目的地可能就剩7000了。
在明廷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或者说,已经准备到了最好的情况下,皇太极到达了马兰峪,多尔衮到达了大安口。
明军没有那么奢侈,给长城的普通城墙也配上火炮,后金却带着他们自己造的“红衣大炮”,两处地方,一天不到就都被轰破了。
多尔衮在永平、迁安、滦平等地打转,牵制一大批明军跟着跑,皇太极带兵直扑京师。
根据上次的经验,越往南能抢到的东西就越多,边关几个小城不值得浪费时间。
要是能攻破京师,收获都不敢想。
祖大寿收到圣旨,首要保卫京师,于是带着部队跟着皇太极跑,多尔衮的那支部队交给孙承宗围追堵截。
皇太极在京城绕了一圈,看了看守军的密度后就转向南边去了,祖大寿不敢再追,只能背靠城墙扎营。
关宁军还是不能入城。
在朝堂上的君臣眼中,保住了皇帝和衮衮诸公就行,这大明就还是大明,而子民没了还会再从地里冒出来的。
皇太极顺着大运河往南打,多尔衮把追兵都赶进城后也往西南走,两方准备在天津会师。
“大人,有一批天津水师的人逃到了金州,想要投靠咱们。”四月下旬,何雨柱收到消息。
“天津水师?”
“是的,皇太极和多尔衮打到了天津,守军直接乘船跑了。他们不敢再回去,就来了咱们这边。”
“把领头官职最高的几个以弃城之罪砍了,其余士兵送去屯田。”
“是,大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