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孙承宗(2 / 2)

加入书签

,给朱由校的印象好;二是他给魏忠贤使了银子,请阉党帮忙打嘴仗争取的。

    孙承宗以阁臣身份巡边,东江镇毛文龙那边确实不方便去,所以第一站就来了金州。

    “阁老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入城中歇息?馆舍已经准备好了。”何雨柱在码头迎接孙承宗。

    不知道其他武将见到阁臣跪不跪,反正他是不跪了,孙承宗现在也就正二品嘛,大家同级。

    “那就有劳何总兵了!”老孙毕竟马上60岁的人了,晃了一路还是挺遭罪的,金州的情况也不是一天能看完的,不必急于一时。

    第二天孙承宗先看了金州城的两个军营,重点关注兵员的数量、士兵的精神面貌、盔甲武器的精良程度、后勤伙食的供应。

    何雨柱提前就做了安排,这几天的伙食是没有荤腥的,保密守则也强调了,不该说的不说!

    看完金州再去看复州,4个步兵千户,一个骑兵千户,两个正在训练的新兵千户,无不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

    光看武备精良、士兵眼神坚毅、令行禁止就知道了。

    孙承宗作为大明帝国排行前几的大佬,当然不是一个人来的,幕僚、属臣跟了一大帮,查账的、对武备质量懂行的都有。

    连在军营和路口派人盯梢,防止用一支精锐调来调去糊弄他们的事都提前预防了。

    何雨柱麾下在编制上的是有15000人的,但他名义上统管4个卫,满编应该是22400人,所以今年又申请了新组建两个千户,并且持续索要人力支援。

    孙承宗看完战兵又去看屯田兵,8000屯田兵每天吃饱睡好,有足够的劳动,看着都比别的地方战兵更好。

    何雨柱已经申请,把这些人的家属也迁过来,作为军户屯田。这可是善举,现在对军户和农民而言,金州地区可以算天下第一好地方了。

    “何总兵虽然年岁尚轻,但没想到对练兵、屯田之事精通至此,确是我大明英才!”看完了金州镇的基本情况,孙承宗才答应何雨柱的宴请,两个人能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阁老谬赞了,都是前人成法,我不过是照搬照用而已。”何雨柱举杯,感谢称赞。

    “何总兵不必妄自菲薄,这天下事大抵都能从前人故事中学到解法,但能践行者又有几人!你对平辽之事如何看?”孙承宗直接转入正题。

    他这次巡边不光是看兵员和武备,还要检验各处主官成色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