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我看他们什么时候有结果(1 / 2)
“那是他在搞事情,他自己根本不守规矩!”周浩然挥了一下手说道:“如果想让企业发展,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事,投机取巧可能暂时能占到便宜,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高岩说:“他们才不管长久不长久呢,先积累资金后再说。”
周浩然说:“高岩,咱们在这个问题上可是不能松口啊——”
高岩心里暗暗叫苦,心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你哪知道螳螂捕蝉,还有黄雀在后啊!
如果纸厂真的易主,咱们将来更惹不起!你可以回市里当你的副市长,我不行啊!
只是这话,高岩是万万不能跟周浩然说的,尽管他决定不跟他作对,努力跟他配合好,但内心深处的想法也是不能跟他说的。
这时,李春宇进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份调研名单,交给了周浩然。
周浩然看了看,这次调研的不再是企事业单位,而都是县里的重点企业,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大成集团。
他看着李春宇,说道:“老李,这样,第一批调研名单中,先不去企业,你找几个农业产业项目,哪怕是没有建成的都没有关系,只要有希望就行。”
李春宇接了过来,说道:“那好,我再去拟一份。”
高岩冲李春宇伸出手,要过那份名单,他也看见了排在第一位的大成集团,证实了自己心中的预感,他说:“大成集团在规模上,是仅次于纸厂的本土企业,土生土长,您应该去看看。”
周浩然当然不了解高岩这话的深意,他只知道高岩和大成集团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在内心里是有几分反感。
周浩然也没直接拒绝,开口道:“看,肯定是要看的,但这次我想调研的范围围绕农业产业项目,第二阶段再去企业调研。再说了,这些企业都是成功的典范,自有一套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和程序,咱们不去调研,人家也照样往前走,何况还是咱们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
高岩听明白了,周浩然是想将他的调研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农业产业项目,第二步才是企业。按说这没有错,但高岩就是感觉到了那么一点别扭,是因为周浩然第一调研的单位不是大成,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他也说不清。
高岩走了以后,周浩然问李春宇:“张辉还没有消息?”
李春宇说:“他成心消失,不可能有消息。”
周浩然又问道:“陆雪琪和孩子情况怎么样?”
“陆雪琪出院了,在原来张辉给买的房子里,饭店也暂停营业了。”
“小六还去吗?”
“去,小六他......”
周浩然说:“要是那样的话,咱们要支持。”
李春宇说:“我是支持,这几天都没给他派什么要紧的事情,为的就是让他腾出时间照顾他们。”
“张辉老婆怎么样?”周浩然继续问道。
李春宇说:“她能怎么样?就那样呗,张辉在的时候,他们就是各过谁的,张辉失踪了,她更应该庆幸才是。”
周浩然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本来关心的就是孩子,谁让张辉头辞职的时候,将孩子托付了给了他?
“孩子怎么样?”
李春宇说:“孩子应该没事,小刘没跟我说过什么。”
“那么小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妈妈跳下去,吓都得吓够呛?”周浩然看着李春宇。
李春宇当然不知道周浩然为何对陆雪琪母子念念不忘的原因,就说道:“孩子小,不一定能记住事。”
周浩然说:“老李,我知道你忙,谁让咱们跟张辉同事一场呢,对他的家事,能关心就关心,能帮忙就帮忙。”
李春宇说:“您放心,我不是落井下石之人,而且这么多年,跟张书记的感情混得也很不错。”
下午,周浩然带着李春宇以及农业局等部门的领导,来到县里一个最大的农业产业基地“三合”蔬菜基地调研。
这个蔬菜基地是三位回乡大学生创办的,周浩然非常欣赏他们的眼光,鼓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这三个年轻人,并没有向领导哭诉资金短缺等困难,而是很认真地提出不能让水质污染面积扩大的建议。尽管他们的蔬菜基地坐落在安雅县城的最北面,且蔬菜基地用水都是地下水灌溉,离最南面的浦河很远,但几个年轻人仍然担心他们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受到影响。
周浩然向他们表示,目前关于浦河的污染问题,他已经向市政府做了汇报,会有一个全面治理的过程。
三合蔬菜基地的三位大学生,还将他们的一份调查报告递交给周浩然。
为首的一位年轻人说:“这是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做的一份调查报告,不是跟县政府发展经济唱反调,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历时一年,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只是一份调查报告,不是内参,也不是新闻曝光稿件,不局限于咱们县境内的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