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74 意外的客人马钧蒲元(1 / 2)
关羽攻克樊城后的第三日,时间来到了武德二年三月,也就是历史上的建安二年三月。
这一天,他在樊城接见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吴王治书苏秦,见过征南将军。”
苏秦微笑着向关羽行礼。
治书是东汉诸侯国中负责文书相关的工作的职务。
关羽眉头轻挑:“你不是替孙策出使扬州求援吗,为何转投到了吴王麾下?”
苏秦答道:“在下曾受辱于锦衣卫,后经公孙衍指点,愈觉得孙策无有人主之姿,故转投吴王。”
(详见章47o)
关羽鼻腔里出一声冷嗤,眼皮都未抬一下,看向苏秦的目光里满是不屑:“可笑。
你既然转投了吴王,为何朱元璋的援兵仍旧准时到达?”
“公孙衍乃朱元璋麾下谋士,要劝说也是劝你转投朱元璋,你怎么会跑到吴王麾下!”
素来以巧言善辩着称的苏秦,此刻却突然冷了脸,反驳道:“商人都知道买卖不成仁义在的道理,为何征南将军不清楚呢?”
“孙策好歹是我的故主,纵使我不堪受其辱,有意离去,也理应完成其交给我的任务,助其脱离危难才对。”
“至于离开孙策后如何择主,自是由我决定,与公孙衍无关。”
当时公孙衍的确有劝说苏秦转投朱元璋,但后续随着形势展,苏秦觉得朱元璋命不久矣,便改选刘裕为主。
于纵横家而言,认谁为主其实无所谓,真正重要的是谁能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功名利禄、尽可能大的舞台施展抱负。
苏秦觉得刘裕有雄主之姿,兼之势力较小,麾下文臣不多,自己此刻投效,便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其中的含金量是目前成型的诸侯们所不能给予的,于是投奔了刘裕。
要说这纵横家一天起来做些什么事情,有一条绝对跑不了——“看人下菜”
。
遇到暴脾气就顺着他,遇到笨蛋就骗着他,遇到关羽这般人,就得显出自己的气节来。
至于到底有没有,你别管。
关羽闻言,态度果真好转了许多,问道:“吴王遣你而来,所为何事啊?”
苏秦不疾不徐地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昔日吴王与左将军结盟,约定一同攻打朱元璋,以长江为界平分扬州。”
“兵时间为今年春耕之后。
眼下已至三月,春耕在即,吴王马上就得出兵响应镇南将军(岳飞),可仍有粮草运转等等诸多事情尚未妥当,实在无法继续帮助将军。”
“所以,吴王特意遣秦前来,向将军捎个信:我们很快就撤走了。”
关羽知道两家结盟之事,亦知晓后勤调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心想吴王愿意帮我直至攻下樊城,已是仁至义尽,我万不能继续苛求他,便说道:“羽多谢吴王相助!”
“先生不妨在樊城歇脚一阵,羽这就命人筹备金银丝绸,以作答谢。”
苏秦再拜答谢。
关羽为表感激,命人大摆筵席款待苏秦,并亲自送其出城。
出城前,苏秦附耳于关羽,轻声道:“吴王说,刘龑不过常人,李定国后勤难以为继,沙摩柯被族人所困,皆不值得托付。”
“他们估计很快便会吃败仗撤走,届时单凭关将军一路兵马,恐怕很难继续扩大战果。”
“您不妨暂时按兵不动,多安插些人手打探其余几路的情报。”
他伸出三根手指:“今天,距离吴王预测韩信击败刘龑所需的最长时间,只差三天。”
说罢,苏秦猛地甩动马鞭,纵马离开樊城。
无独有偶,天下间不止刘裕一人觉得刘龑马上就会战败,就在遥远的青州剧县,有一名羽扇纶巾的年轻人,与刘裕意见相同。
啪!
随着一声脆响,黑色棋子砸在棋盘上,周边几枚棋子受其牵动,俱移开了原本的位置。
整齐的棋局,一下变得杂乱了。
刘备仍保持着夹棋的动作,轻笑两声:“备之过也。”
棋盘的另一侧,青年诸葛亮微微摇头,以手指天:“此非无心之举,实是天下昭示。”
听闻此言,刘备指尖一顿,眉头缓缓蹙起:“昭示为何?”
诸葛亮站起身,抬头看天:“昨夜亮夜观天象,觉西南方向,先有一将星大放光彩,应是关将军取得了不小的胜利。”
“但随即,关将军正南方向的一颗将星马上暗淡了下来,最后竟消失不见。
细细观摩那星,隐约可见一丝一缕的龙气,必是一名汉室宗亲。”
“关将军以南符合条件者,唯有刘龑一人。
因此亮估计至多三日之内,刘龑便会身死道消!”
“待刘龑之星消逝,关将军西南方向的一颗将星立马褪去光彩,仅余微弱余光未散。
依亮之见,此般异象,大概率是益州盟军在刘龑身死之后,迅溃败所致。”
“之后关将军的星象便恢复了正常光彩,多半是关将军在失去盟友后便停止了行动。”
刘备大惊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