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唐三藏,你忘了自己的大愿了吗(1 / 2)
第192章 唐三藏,你忘了自己的大愿了吗
女儿国王的讥讽之语並没有產生什么效果。
在神佛眼中,凡人渺小如同蚁,她的恳求不足以令神佛动心,她的讥讽也不足以令神佛增怒。
唐僧却不免受到触动,他合掌道:“菩萨,弟子心中难免不安。”
“这女儿国中百姓,不知有几百千万人,如今竟要尽受株连,这岂是我佛门中人能做的。”
“取经的大任,即便没有弟子,也可以有他人承担,弟子愿以自己这条命换女儿国几百千万百姓的性命。”
女儿国王浑身一震,感激崇敬地看向唐僧。
刚才她还不由分说,要赶他们师徒离开自己的国都,现在这位长老竟然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以换取女儿国百姓的生存,这种捨身忘我的慈悲精神,让女儿国王打心里受到感动。
女儿国王这时完全忘记自己的国王身份,她向唐僧屈身拜了一拜,说道:“长老当真肯救我国,我国必定为长老立祠,千秋万世供奉香火。”
说罢,她期待地看向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神態少见的冷峻,说道:“唐三藏,你忘了自己拜佛求经的大愿了吗”
“东土大唐皇帝陛下,还在望眼欲穿,等著你返回的消息。”
“地府中无数冤魂还等著你取回经书超拔他们脱离苦海。”
“这些难道你都忘了吗”
“就女儿国百姓是善行,难道救拔地府中无数冤魂不是更大的善行吗”
“这.”
唐僧原本坚定的心志忽然动摇了。
与唐王的君臣之情,身为佛门弟子对拜佛求经的赤诚之心,与他对女儿国百姓的悲悯之情斗爭起来。
见唐僧有所动摇,观音菩萨道:“剷除大阴圣母是如来佛祖法旨,你难道想要违抗佛祖法旨。”
这句话仿佛一道雷霆打在唐僧头上,让他本就动摇的决心,几乎彻底破碎。
身为佛门弟子,对佛祖拥有绝对的尊崇。
这种尊崇不同於对权威的勉强屈服,而是对诸法实相,最好真理的真诚信仰。
他以前从未想过,以后也绝不会有质疑佛祖旨意的想法。
在女儿国王期待再次落空的灰败眼神中,唐僧沉默下来。
观音菩萨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这才是佛门弟子的本分—.“”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唐长老,你是信经信法,还是信自己有一颗完满无缺的佛心佛性。”
突然出现的陌生声音让观音菩萨眉头皱起,她循著声音望去,发现在房间角落里站著个衣著古怪的年轻人。
他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
观音菩萨心中顿时一凛。
观音菩萨在佛门地位崇高,乃是有数的几个大菩萨之一,与地藏王菩萨类似,都属於那种本来可以成佛,但因为愿心太大,仍日留在菩萨境界的人。
但从地位上说,她比许多佛果都要崇高。
这样一位神通广大的大菩萨,对於三界中的事物,大多时候只要法眼一照,
立即就能明白对方的跟脚。
可眼前这个年轻人,她竟然丝毫看不出对方的身份,甚至连对方何时来到房间都不知道。
这让她不由得警觉起来。
观音菩萨依旧保持著她端庄而慈悲的笑容,问道:“何方高人到此,恕贫僧眼拙,不曾恭迎。“
方堂笑道:“菩萨不用疑惑,对於三界眾生,我只是个无名之辈,与唐长老同行到此,不想他走入歧途,因此出言提醒。”
说著,他望向唐僧。
与方堂同行两日,他们便时常议论心佛关係。
方堂对佛学自然一窍不通,因此只能提供一些抽象的概念,这些概念却十分对唐僧胃口,因此他这两日心心念念都是自己的佛心佛性。
刚才听了观音菩萨的话,他原本已经產生了动摇,这时受到方堂提醒,立时感觉到一道清明的意识从犹疑不决的念头中生出。
心即佛心,性即佛性。
我的佛心佛性既然已经告诉自己此事万不可为,怎么能因为佛祖的一道法旨便动摇起来呢。
內心坚定起来以后,唐僧忽然发现了许多之前完全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这些细节指向一个让他痛心疾首的可能。
阿弥陀佛!
唐僧內心变得无比悲痛,他默默宣一声佛號,说道:“菩萨,弟子有一事请教。”
观音菩萨感觉到局势有些超出她的掌握,不由得眉头微皱,可是眼下的事最好能徵得唐僧自愿配合,否则会有无穷后患,因此她不能不让唐僧开口,她冷漠道:“你说。”
唐僧道:“解阳山破儿洞原本归一位如意真仙所有,这位如意真仙乃是大力牛魔王的兄弟,受到牛魔王牵连而被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