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什么背景?(1 / 2)
第187章 什么背景
方堂笑道:“长老,你这位高徒似乎脾气不太好啊。”
假悟空並没有与唐僧继续爭执,只是冷冷一笑便走到一边。
不过看他的神色,方堂心知,他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他曾经与真悟空谈过,知道真悟空是在闹天宫的时候被他带走。
也就是说,从那以后这假悟空便顶替了真悟空的身份。
方堂心中瞬间闪过一个名字:六耳獼猴。
在西游故事中,真假美猴王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还在后世引发了许多阴谋论猜测。
这类猜测,標题通常以这样的句子开头:
“知道吗,当初被打死的不是六耳獼猴,而是孙悟空。”
方堂向来对这种阴谋论之以鼻,毕竟原书中已经写明,死的就是六耳獼猴但是现在他却犹豫起来。
如果这假悟空真是六耳獼猴,他能加入取经队伍,必定已经得到如来的首肯。
而且从他刚才的谈话看,他甚至比原本的故事中真悟空了解的內情更多,以至於他敢说出,没有唐僧,只要有他假悟空,立即能再组取经队伍。
另外一件蹊晓之事,方堂早就发现,这假悟空头上没有金箍。
这个世界该不会真是所谓佛道博弈之类阴谋论背景吧
方堂眉头微微皱起。
他了很大努力,想忍住偷听的衝动,不想过早戳破谜面,导致趣味全无,
结果最后还是没忍住。
他悄悄偷听了一会儿,没有听到什么有意义的信息。
整个四大部洲,似乎所有生灵都以为这猴子就是真悟空,都对唐僧取经的实情没有什么怀疑。
方堂对此並没有什么意外。
哪怕取经真有內情,也必定是佛道两方最高层的少数几位清楚,怎么可能隨时都有人密谈,从而让他听到呢。
虽然没有打听到有用的消息,他却发现了一件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事三界中有许多精神力量正关注著此处。
如果用这世界的词汇,应该叫元神之类。
其中有四道元神比其他的元神都远为强悍。
这四道元神中,有三道位於极高处,有一道位於极西。
方堂猜测,他们应该就是三清和如来。
此外他还注意到,有不少妖魔正往前面的某处匯合,似乎想要搞什么大事。
与此同时,在头顶极高处也有不少仙真匯集,方堂猜测他们应该是天庭的神兵神將们。
这些神兵神將都用法诀掩盖住自己的气息,不过却瞒不过方堂的感应。
好像有大事要发生啊。
这是什么情况
方堂好整以暇地想道。
唐僧听到方堂竟然背后数落行者,嚇了一跳,连忙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道:“小施主,你怎敢背后说他坏话,连我这师父也要事事看他眼色,你若惹恼了他,他发起狂来,我也救不了你。”
方堂笑道:“真是奇怪,就没见这样做师父的,听他刚才话中意外,他做你徒弟,竟是如来佛祖的安排。”
“难道佛祖就没给你什么法门来挟制他”
唐僧苦恼道:“不要说法门,贫僧连佛祖的面也见不得。”
“若非想要见佛祖一面,当面向他询问几个问题,贫僧连经也不想取了,哪怕辜负唐王所託也在所不惜。”
多新鲜啊,唐僧要散伙了——
方堂大感稀奇,问道:“究竟是什么事,竟让你连取经的意志也散了”
唐僧神色抑鬱,说道:“这一路他打杀人命无数,到如今,西行的路才刚刚过半,这么走下去,还不知要杀伤多少性命。”
“贫僧真想问佛祖,为何安排这样的凶徒与贫僧为伴,又对他的暴虐行径不闻不问。”
“贫僧取经,一是为了却唐王心愿,二则本著慈悲为怀的心愿,想要求取真经,超度亡灵。”
“可是如今这部经书竟然成为丧乱之源,弟子有罪,竟然对我佛教诲產生了疑虑。”
“这样尸山血海里刨出来的经书,真能消灾度厄吗”
方堂瞭然,这老和尚竟然信仰动摇了。
他笑道:“我听人说过一句话,所谓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即是佛。”
“经书何必向西方取呢,你面对人间苦难而有同情心,只这一念就是佛心了,把这一念培养完全,就是圆满佛身了,哪里需要读什么经书。”
唐僧大惊失色,恭敬道:“善哉,没想到施主佛学造诣如此深厚,贫僧惭愧方堂道:“我也只是从別人那里听来的,长老不妨深思,或许能有所收穫呢。”
唐僧再次双手合十,宣一声佛號,隨即便低头沉思起来。
之后一行人没再说话。
老和尚骑著白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