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改编与插曲(1 / 2)
《摄影机不要停!》的故事很简单。
在郑钱的剧本里,被分为三个章节:《o of the dead》(一镜到底的死亡)、《fal cut》(导演剪辑版)、《cargo》(负重前行)。
第一章节。
——《o of the dead》(一镜到底的死亡)
时长三十七分钟,大概讲的是,一个落魄导演在废弃的工厂內拍一部粗製滥造的丧尸片,演员的表演总是不在线,拍摄很多遍都不过关,导演很恼火,就在拍摄间歇,剧组遭到了真正的丧尸袭击。当演员们开始大呼小叫逃命的时候,导演却扛著摄像机,兴奋的大叫『摄影机不能停!』將影片一镜到底拍摄完成。
第二章节。
——《fal cut》(导演剪辑版),又分为两个小节。
第一小节时长约五十分钟,讲述电影幕后拍摄过程,通过倒敘的方式揭秘第一幕中长镜头里的很多拍摄细节与真相——包括剧组经费不足、演员出车祸、拉肚子、摄影师闪了腰、设备故障,等等,以及因为这些问题带来的混乱——然后导演、演员、摄影师、助理等等剧组全员『即兴救场』,用各种离谱却又合乎情理的方式解决意外(比如用醉酒的大叔顶替丧尸演员,效果尤为出色)。
第二小节时长约十分钟,是原电影的最后一部分,讲的是最终成片与絮——镜头迴转正片视角,向观眾展示『漏洞百出的三十七分钟』是如何被剪辑成一部完整电影的,通过片尾字幕穿插真实幕后絮,对比出电影中的荒诞与现实拍摄的艰辛。
然后是第三章节。
——《cargo》(负重前行)
时长七分钟,不属於原剧本,是郑钱额外拼接进电影里的『彩蛋』性质的一个部分。讲的是经过拍摄这部电影和解后的父女,同心协力,拍摄出了一部新的丧尸短片,也是父女关係为主题,以剧组全体成员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这部短片结束整部电影。
最后的短片完美契合整部电影的主旨——平凡人的奋斗与坚持——用郑钱在剧本上標註的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当电影里的导演摔下剧本而女儿捡起的一剎那,父女之间似乎已经完成了某种交接仪式。
父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女儿开启了自己的新生。
……
……
杨蜜是十二月五日晚回到北平的。
第二天一大早,《摄影机不要停!》便正式开拍了。
这部剧的成片虽然看上去有些粗製滥造,但郑钱给出的剧本却格外精细,部分分镜头甚至详细到以帧来计算——因为他没有几个月的时间让演员们之间慢慢培养默契,亦或者反覆排练某段剧情的走位,所以只能靠大力出奇蹟,通过拍摄更多素材、更苛刻的剪辑,来达到与原作相同的结果——这让整部电影的製作难度变得很高,对剧组,尤其是导演的执行力也提出了近乎变態的要求。
事实上,即便没有剧本里的各种包袱,拍摄现场遇到的各种事故也层出不穷——比如『无敌兔』连续录製容易过热,所以夏安不得不分段落拍摄,並在进度表上预留时间,等其他演员练习走位的时候待机散热;再比如兔子自带电池续航时间过短,所以不得不外接电源,使用假电池避免中断供电,等等。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审核部门那些敏感的老爷们胡思乱想,郑钱还改了几处小细节。
比如第一幕,原作中,女主角砍死导演后,如行尸走肉般上了屋顶,摄影机追逐著她逐渐升起,她脚下一个巨大的五角星图案入了画面,仿佛某种神秘的图腾——郑钱把这里的五角星换成了倒置的十字架。
再比如弱化原片对影视行业混乱的过度自嘲,把重点从对影视行业的攻击,稍微偏转为『这个行业太不容易了』,大家都是普通人,即使是拍烂片也要付出巨大的热情与努力,这种更积极一些的想法。
这些改变都是为了挣钱,与郑钱无关。
当然,面对剧组的人,他就不会这么说了。
“——想要拍好这部电影,仅凭剧本或者职业心態是远远不够的。”
在第五次尝试第一幕(偽)一镜到底失败后,郑钱这样给剧组里的人打气:“我们大家需要情感,需要信仰,需要相信的力量……我们要把自己这半年来拍摄过程中的所有感受,都融入到这部电影的拍摄中……我们经歷了一切该经歷的,承受了一切该承受的,最终还能做到『摄影机不要停』,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仅我的摄影机不能停,你们的摄影机也不能停。”
私下里,郑钱对三位副导演也表现出充足的耐心:“你们的任务非常重,非常重……虽然看上去你们做著侧拍师的工作,但实际上你们拍出的不是絮,而是正片。任何一次走位排练都不要错过。因为我们在排练过程中遇到的任何一次意外,任何一帧画面,都有可能在最后剪辑的时候,被剪进正片里……”
只可惜,他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