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嘉靖》(免费)(1 / 4)
开幕
兴王府,晨外。
镜头快切,露珠从草叶滴落。
少年朱厚熜眼神柔和,将草料投入兔笼。
画外音,响起他的内心独白,略显无奈。
“这王府看似安宁,实则步步惊心。父王早逝,宁王之乱余波未平,连下人都敢阳奉阴违。”
母亲蒋妃宠溺的看着他。
突然。
马蹄声如雷鸣般由远及近!
【第一幕】
快节奏镜头,权阉谷大用带着左右,闯入王府,神色慌张。
全府瞬间窒息。
得知谷大用到来,兴王妃蒋氏脸色煞白,急忙令人准备丰厚的财货,一遍又一遍叮嘱儿子:“熜儿,此人势大,万万不可怠慢,需小心应对!”
在这等权阉面前,小小的兴献王府,生死荣辱或许只在对方一念之间。
尤其是在宁王作乱被平定后的敏感时期,更是容不得半分差池。
朱厚熜也是担忧,但还是怕母亲过于忧虑,安慰道:“母妃勿忧,是福是祸,一见便知。”
然而。
谷大用见到朱厚熜,竟“扑通”跪地,语出惊人。
“殿下!正德皇帝驾崩,无子!内阁已定策,迎您入继大统!奴婢是冒死前来,先行报信!”
朱厚熜瞳孔猛震,但瞬间压下狂喜,表情管理完美。
依照礼仪,规规矩矩表达了对大行皇帝的哀思与悼念。
他扶起谷大用,沉声道:“大行皇帝之殇,臣心甚悲。”
正式的钦差队伍浩浩荡荡而来,宣读旨意,朱厚熜成为嗣皇帝。
尘埃落定,王府内外悼念大行皇帝之余一片欢腾。
惟独兴王妃蒋氏,眼底深处是无法掩饰的恐慌。
她生育的子女不少,最终养大的却只有这一儿一女,朱厚熜更是她唯一的儿子。
虚岁不过十五的独子,就要离开她的羽翼,前往那深不可测的京城,坐上那至高无上却也危机四伏的龙椅。
所有人都在为这泼天富贵庆贺时,她满心满眼,只有对儿子未来命运的深切忧虑。
面对母妃的恐慌,朱厚熜也是反复安慰,也表达了决心。
“国不可一日无君,否则社稷动摇。此去纵是龙潭虎穴,生死祸福难料,为了家国天下,儿臣也必须去闯上一闯!”
临行前。
朱厚熜来到父亲兴献王的坟茔前,长跪拜别。
低下头,青烟袅袅,少年那份对未来的担忧与害怕,在此刻无需隐藏。
他也不过是14岁的少年,怎么可能不怕
京城郊外,日外。
钦差仪仗浩荡。
首辅杨廷和率众臣迎驾,气场逼人。
毛澄道:“请殿下以皇太子礼,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
杨廷和、毛澄等人引经据典,用礼法这座大山压新君,要求他必须先过继给孝宗皇帝,以皇太子身份即位。
朱厚熜和左右商议之后,立于车驾之上,寸步不让,声音清亮却掷地有声。
“遗诏让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不开正门,朕便不入了!”
杨廷和为首的一帮人,没料到朱厚熜这个少年皇帝如此强硬。
毛澄亲自拜访,施压道:“此乃祖制。”
朱厚熜打断:“若使朕认叔父为父,认母妃为叔母,这皇帝,不做也罢!”
年少的朱厚熜,与老谋深算的杨廷和,就在这京城门口,为入城礼仪发生了第一次正面冲突。
僵持中。
张太后懿旨至,杨廷和被迫妥协。
朱厚熜目光灼灼,从大明门入,昂首入宫,在奉天殿即位。
【第二幕】
皇宫暖阁,夜内。
入住森严的皇宫,即位仅三日,朱厚熜便迫不及待遣官前往安陆,迎接母亲蒋氏进京奉养。
没多少天,让礼官讨论兴献王神主的称号。
朝堂上,朱厚熜欲尊封亲生父母,被杨廷和引经据典驳得面红耳赤,老臣们目光轻蔑
朝会之后。
杨廷和拿出汉代尊奉定陶王刘康,宋代尊奉濮王赵允让的先例,递给礼部尚书毛澄。
“应该让皇上尊称孝宗为皇考,称兴献王为皇叔考兴国大王,母妃为皇叔母兴国太妃,自称侄皇帝。另外改立益王的第二个儿子崇仁王为兴王,供奉献王的祭祀。对此有不同意见的人就是奸臣邪佞,应当杀掉。”
进士张璁与侍郎王瓒表示,嘉靖帝入继的是皇帝位,不是做了别人的后裔。
王瓒含蓄提到这一点,杨廷和就把他从京城贬到了南京。
朱厚熜很快发现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蒙太奇快速剪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