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全新的艺术标准(33)(1 / 2)

加入书签

时间滑入十一月。

戈壁滩上的风愈发凛冽,像是带着小刀子,刮在脸上生疼。

《无人区》剧组的拍摄如同上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在沈善登的掌控下运转得越发顺畅。

这段时间,有空的时候沈善登也在克拉玛依逛了一圈,吃到了最初版的大盘鸡。

这个后世边疆著名的美食,此刻只是刚刚有了雏形。

沈善登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几位第一代石油工人。

他们当年十几二十岁,如今已经退休了。

让沈善登看到了另一种波澜壮阔的人生,一座城市从无到有的建设史诗。

心中的灵感越发的澎湃。

沈善登也去看了黑油山景区,他看到那些自然溢出的原油池,以及为记念油田发现而设立的维吾尔老人骑着毛驴弹奏热瓦普的塑像。

荒凉与厚重,冲击他的内心。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这不是口号,这是这里很多人,兵团人,实实在在的行动。

他们在戈壁中拔起一座城市,也将戈壁滩化为良田。

后世总有人问大漂亮失误是什么

其实它没有怎么失误。

让中国进入wto不是它善,是当时就有严重的金融危机,再加上有利可图。

中国的成绩,不是敌人施舍来的,太阳也不是叫出来的。

相反。

敌人在每个阶段已经尽可能使坏了,只是中国人更强,领导更出色。

所以,当有一天,中国赢了,也应给它们相同的回报。

希望它们同样的强大。

眼见演员和团队都已彻底沉浸其中,沈善登决定趁热打铁,拍摄全片结尾的高潮戏份。

为了这场压轴大戏,光是寻找合适的,能呈现出那种绝望中透着一丝微妙曙光的光线,c组的副导演就带着人在市区转悠了好几周。

开拍前一晚,沈善登裹着军大衣,顶着寒风,专门溜达到了颜丹辰住的房间。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爬滚打,两人算是熟稔了不少,至少不用再客套寒暄半天。

“辰姐,没打扰吧明天那场戏,再对对”

房间外,沈善登搓着手,哈出白气。

颜丹辰赶紧把他让进来。

此时的她,早已没了初来时的光鲜亮丽,嘴唇有些干裂,皮肤也粗糙了不少,但眼神里却多了份韧劲和疲惫。

她正琢磨着明天的戏,沈善登来得正好。

“沈导,你来了正好,我确实有点吃不准。”

颜丹辰给沈善登倒了杯热水,眉头微蹙道:“你看啊,咱们这片子,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黑,人性、环境,都压得人喘不过气。可这结尾,感觉好像不一样了,有点,亮色这跟整体的调子,会不会有点跳”

沈善登捧着热水杯暖手,笑了笑道:“问得好。这就是艺术,真正的艺术,不是一味地黑到底就叫深刻。”

颜丹辰还是不解:“可现在的艺术片,不都讲究个一黑到底,批判现实吗”

沈善登摇了摇头道:“辰姐,你想想现在市面上那些所谓的‘艺术片’,尤其是涉及咱们自己文化的,套路是什么”

他放下水杯,开始指点江山。

“是不是总得需要一个视角一个能让所谓的‘现代文明世界’,说白了就是西方,让这个外来者,来看咱们这片土地上的‘愚昧’、‘落后’,然后产生点冲突,弄出点所谓的‘张力’和‘反思’”

颜丹辰点点头:“是有这么一种创作理念,争议一直不小。”

“争议这根本不是争议,”沈善登语带不屑,“这就是跪舔,是媚外的叙事策略!”

“自己看自己哪哪都不顺眼,所以啊,自然而然,就干脆设定成外国人了,让外国人来当这个‘文明的眼睛’,来‘拯救’或者‘审视’我们这片‘前现代’的土地。”

颜丹辰沉默着,似乎在消化这些话。

沈善登举了个眼前的例子:“就说前两个月那三聚氰胺的事。”

“我先声明,那些黑心企业,该罚罚,该倒倒,绝不姑息!”

“但出了问题,正常的思路应该是怎么整改行业,加强监管,让咱们自己的企业别再出幺蛾子,对吧”

“可你瞧瞧有些,一小撮媒体,那思路清奇的!不是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恨不得借此机会,让外面的企业直接把咱们的奶制品市场全给垄断了才痛快!”

“甚至还能无限上升,直接打成‘中国奶粉就是不行’,‘中国标准就是落后’。”

“刚打破中国乳业二十多年技术空白的局面,攻克了个技术难点,结果呢几乎前后脚,就爆出这么大丑闻,直接玩完。”

沈善登叹了口气,倒不是为企业惋惜,而是觉得这时机巧得让人无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