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老登可以说不!(1 / 2)

加入书签

会议厅空气凝固了数秒。

韩三平自己都愣住了。

噼里啪啦!

短暂的死寂之后,台下闪光灯疯狂闪烁。

记者们兴奋了,争相记录下这戏剧性的一幕。

中影掌门人在《赤壁》的首映媒体会上,脱口而出的竟是《督公》的名字!

《督公》已经下映好几个月的。

而且《督公》筹备的时候,就有关于吴语森和沈善登冲突的小道消息传出。

更有传言,吴语森在港圈私下里封杀了沈善登。

虽然从现在看,这都成了笑话,但作为电影圈记者,他们都知道传言是有一定真实性的。

韩三平迅速回过神,面上不见慌乱,也没有歉意。

没有解释,只是就着话头,语气平稳接着说了下去。

“我希望《赤壁》同样能创造如同《督公》那般的票房奇迹,为我们中国的电影市场,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与震撼。”

话是祝福,台下心思活络的记者们,都品出了别样的滋味。

韩三平这是公开表示对沈善登的重视,超过了对待吴语森。

这是怕沈善登误会!

所以宁可将错就错,也不愿留下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大片战略还是要依靠《赤壁》,或者吴语森的信号。

立刻有记者抓住机会提问。

“韩董,你是否认为《赤壁》有望复刻,或者超越《督公》的票房成绩”

韩三平回答得四平八稳:“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督公》的成功是现象级的,《赤壁》也自有其宏伟格局。我们期待市场给与积极的回答。”

焦点还是牢牢钉在《督公》树立的标杆上。

虽然这是《赤壁》发布会,但是对于韩三平来说,还是更重视《督公》,以及沈善登描绘的蓝图。

一旁的吴语森,脸色已然阴沉得能拧出水。

他是谁

曾经闯荡好莱坞、执导出《变脸》等顶级制作的国际大导,重返华语区是天神下凡!

国际大导,降临土鳖的内地!

以往,吴语森确实享受了这样待遇,顶着港岛精英的光环,携好莱坞经验。

大陆市场,从资本,到官方无不礼遇有加。

他那套“借鸡生蛋”的小心思,不用藏着,玩得风生水起。

可自从沈善登的横空出世,一切都变了味。

中影,尤其是韩三平,态度肉眼可见地变得强硬起来。

其实就是正常的合作。

比起好莱坞那些制片人,韩三平不算多强硬。

内地这边再强势,也比不过好莱坞那些制片人。

好莱坞是彻头彻尾的制片人中心制,资本优先。

反而妖魔化的内地,这边,对导演给予了少有的创作尊重。

但,这能一样吗

在好莱坞,他遵守规则,那是自由。

在这里,他为了自由,就不应该束手束脚。

再有记者问及吴语森对《赤壁》的票房期待,吴语森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赤壁》这样投资规模的史诗巨制,是对一个导演全方位能力的终极考验。”

“一个导演,只有经历过这种大制作的锤炼,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大导演。”

“中小成本,或许能取得一时的商业成功,但终究是格局有限,难以成就真正的殿堂级地位。”

吴语森没有点名,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说的就是沈善登。

《督公》投资才一千多万,更偏向工业电影方向的探索。

而当下最火热的话题,热映的《人在囧途》,就更是中小成本喜剧。

吴语森这话,几乎是直接否定沈善登“大导”的资格,更暗戳戳地贬斥作品格局。

旁边的韩三平,心里不由一沉。

不是

这是否定沈善登吗,这是当场打他的脸。

是在否定他韩三平力主的电影产业升级战略,否定他扶持本土新生力量,打造自主电影工业的电影路线!

若是以前的韩三平,或许还会为了大局考虑,打个圆场,忍下这口气。

毕竟港圈导演是他仰仗的重要力量。

但今时不同往日。

《投名状》后,他彻底对港圈大导祛魅。

虽然《投名状》没有超额投入资源,但也给予了匹配其量级的宣发支持。

结果呢

票房将将破亿,难看至极!

若不是实在难看,中影最后使了力气,连破亿这个遮羞布都保不住。

海外版权更是卖不出价格,谁看李莲杰演这种沉闷的文戏啊!

之前忍,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