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全都要!全方位杀人诛心!(2 / 3)

加入书签

沈善登道:“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就是培养人才,完善体系,增强工业能力。我相信,中国从不缺好的故事和优秀的人才,缺的往往是将他们整合起来的平台和机会。我希望‘督公’系列和未来的计划,能成为这样的平台之一。”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出来!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做好了接受观众检阅的准备!也有信心呈现出更优秀的作品!”

专访走向尾声。

涂经纬做了总结:“感谢沈善登导演带来的分享。从《督公》的石破天惊,到对未来的宏伟蓝图,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一种新的可能性和一股锐不可当的新生力量。再次恭喜《督公》取得的辉煌成绩,也期待沈导的‘电影宇宙’早日与观众见面!”

“谢谢。”

镜头前的沈善登,微笑颔首。

只有他知道,这看似平静的专访,是他向旧有秩序的壁垒,向西方叙事,发起第一次冲锋。

他很清楚,不管是《蛟潜虎隐》还是《造孽》,最重要的是让人觉得这是“创新”,形成了一套新语法,形成了市场循环。

《蛟潜虎隐》和《造孽》上面,西方只用市场预期再加冲奖预期,甚至没有真的付出什么代价,就完成了行业-市场-资本的循环。

《蛟潜虎隐》之后,让国内大导,争相复刻东方奇观+西方内核的冲奥捷径,《英雄》《无极》都是这种商业故事下诞生的。

虽然也进行了一定本土化,加入了家国、宫廷叙事,但是内核还是那个内核。

而《造孽》之后,还有包括《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的严肃历史叙事植入大尺度,甚至《金陵十三钗》还延续了《蛟潜虎隐》的范式。

不仅是严肃历史植入大尺度,而且还是东方猎奇+舔西方救世主,企图走捷径冲奥。

这一世,沈善登把《造孽》打掉了,但是否让《南京南京》或者《金陵十三钗》不出现,他心里没底。

好比后世,逻辑上讲,《战狼2》之后肯定是军事暴爽题材涌现,类似的网络小说随手一抓一大把,不缺剧本故事。

然后从粗制滥造,精品化,最后杀出比《战狼2》更强的作品。

但结果就是现实不讲逻辑。

《战狼2》已经是院线势力、互联网入场之后的作品了,电影人才各方面喷涌,按理说不该如此。

《战狼2》最持久是什么

竟然是对作品和导演的污名化!

说出去谁能信《战狼2》上映快十年了,坦克没有后视镜的小视频还能火了一波,战狼和吴京是真的让某些人恨得牙痒痒,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那种。

如果只是把《造孽》轰下去,甚至是打断《造孽》的文化影响力,那么沈善登已经做到了。

如果只是单纯个人享受,他应该入圈,但是他没有。

他要的不只是这些。

沈善登全都要!

还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用《蛟潜虎隐》,甚至以后《造孽》的模式,反向打过去。

料敌以宽,持续性的建设,不断推进战线。

西方可以用奖项用市场预期引导,国内也可以通过中影干预、组局引导。

钱和行政资源给《投名状》《赤壁》这类作品是给,不如给沈善登搞的中式宇宙。

让《督公》的成功不是孤立,形成属于中国内核+中国视效的资本循环。

他不仅自己给老登画饼,以历史为基,利用中国历史自带的热度,和《督公》成功的吸引力,构建类似“漫威宇宙”的国产电影体系,推出嘉靖、陆炳等角色的独立电影。

他还要创造一套新的公式,用中国内核+中国视效奇观,把回形针的那套西方内核+东方奇观,西方价值观模式彻底替换!

那样才是从舆论文化,再到行业、市场,完成全方位的杀人诛心!

采访结束。

风暴,才刚刚开始。

华易。

王忠磊拿着一个项目策划书兴奋道:“收到了一个本子,感觉有搞头。”

王忠军翻了翻,名字是《太监秘史之西域驼铃》。

王忠磊道:“讲的是汉朝太监出使西域的冒险传奇,太监也能闯荡丝绸之路,延续《督公》的噱头和卖点。”

“主角身份是一位被派往西域执行秘密任务的宦官,人设是武功高强但身份卑微,充满矛盾戏剧性。”

“紧扣《督公》的边缘人特色,将太监这个边缘身份置于西域这个地理大舞台,边缘迭加猎奇感。聚焦其在外交、冒险中因身份带来的种种困境和奇遇。”

“融合历史、冒险、动作,绝了!”

王忠军一针见血评价道:“一听就是大烂片。”

王忠磊急了:“《督公》有热度,观众好这口。”

王忠军问:“那找谁导演过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