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大小乞丐(1 / 4)

加入书签

    离开医院之后,秦川没有回厂。

    而是前往了百货大楼。

    厂庆在即

    物资单他看过,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寒酸!

    连个彩灯装饰都没有,也能叫个厂庆?

    相关的服饰,他也得看一看。

    商城里的东西,可不是随便能直接拿出来的,尤其是厂庆,上万双眼睛呢。

    就算搞,也得贴近。

    逛一逛,心里有个数,总归是没错。

    对于这个年代的百货大楼,心里也是有些好奇的,曾经倒是听说过,但还真是没亲眼看过,毕竟曾经的百货大楼,都不知道更新换代多少次,扒了重建多少回了。

    来到号称金街的王府大街。

    无论是现在,还是之后,这里一直是京市最繁华的商业街。

    不过眼下,还有一些叫法..

    北边称王府大街,中间称八面槽,南段因为有口甜水井,又多了一个井字。

    后来逐渐直接以王府井,称呼整条街了。

    55年成立的百货大楼,就座落在这里,听说第一天百货大楼营业,顾客如潮水,全天累计达到十六万多人次,售货员们清扫卫生花了一个多钟头,光顾客挤丢的鞋就捡了两大箩筐,随后很长一段时间,百货大楼每天都是人挨人、人挤人,售货员没一天能按时下班的。

    即便是现在,人也比较多。

    不过能来这里的,绝大多数都是生活条件好一些的。

    毕竟

    这里不是以食物为主打,更多的是衣服,鞋,家用电器等百货,买任何东西都是需要用票,上万件产品,没有票光有钱,一样都买不了,拿不走。

    对于吃饭都成问题的家庭来说,哪有那个钱,哪有那个票,来买这些东西?

    哪怕是有票,都想办法卖了,换粮了。

    这也是时常能见到,有的人穿着诸多补丁的板鞋,而有的人,却是穿着油光锃亮的皮鞋。

    走进其中

    人不算多,可也不算少。

    与街道等各处不同,诸多陈列的物品,以及聚齐起来的人群,还有牛气哄哄的售货员,时代气息更为强烈,无时无刻不在往秦川脸上拍。

    对于秦川来说,看哪都像是观光博物馆。

    比如一墙面,壮观的脸盆墙。

    不夸张的说,谁要有这么多脸盆,村里的姑娘能站排让你选。

    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有一个,是不错的小伙,两个那就是条件不错,三个凑齐了,老丈人看你都能乐的牙花子呲一年,冬天顶着寒风,都不带嫌冻牙的。

    新三大件‘冰箱,电视,收音机’。

    别说凑齐三个,但凡能拿出一个,老丈人和丈母娘,当天就能将闺女给送到家门。

    这东西票都很难弄,价钱又贵,能弄到手那都是能力的象征,弄回去能用的起,可以想想是什么家庭了。

    秦川还真是挺好奇的,瞧了瞧橱窗里陈立着的半导体收音机。

    “有票吗?”售货员不咸不淡的问道。

    秦川抬头看向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