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墨家四派,无能为力(1 / 3)

加入书签

第377章 墨家四派,无能为力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看原剧情的话,会觉得墨家就是坚定的反秦势力。

但真正深入到墨家,就会发现这个传承久远的学派,实际上分成好几个不同的派系。

任何一个势力一旦建立,一旦发展起来,必然会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利益诉求,分成各种各样的派別。

这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学说,毫无疑问就是儒家学说,遍布九州四海各国。

但各个不同国家也都有著不同的儒家学派。

秦国这里是儒学的发源地,尚且可以分成八大派系,被称为儒学八门。

要注意的是,此八门只是儒学最主要的八大派系,其他次要的派系,因为势力小,经常被人视而不见。

这还算好的,毕竟是儒学发源地,八大派系各自的儒学主张虽然有所不同,但还没有太脱离儒学原旨。

但是出了秦国,继承了汉国的隋唐两国,乃至更加遥远的明,宋,清所传承的儒学,那真是面目全非,除了都顶著一个『儒』字之外,基本就已经和原本的儒学没什么关係。

即便是孔子復生,见到这些儒学思想,也都得问一句你是谁。

墨家也是一样,在秦国境內,好歹还有几分学派思想,出了秦国,提起墨家,基本就和工匠画等號。

而秦国境內的墨家,同样也分成诸多派系。

首先就是显派和隱派。

所谓显派,便是显现於世间,游走於七国,试图让各国君主接受墨家思想的眾多墨家弟子。

为了让各国君主接受,这些墨家弟子也都將一些墨家思想进行修改,从而形成了秦墨,楚墨,齐墨这三大派系。

秦墨主张务实,注重技术开发。

楚墨主张保护平民,反对权贵战爭,多游侠。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齐墨主张通过柔和方式,尤其是以辩论来反对战爭和一切暴力。

而在这三者之外的,便是隱派。

其核心自然就是机关城。

主张避世隱修,不参与七国之间的任何纠纷。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机关城是墨家弟子的一条退路。

一旦退入其中,就不能再重出江湖的那种退路。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机关城比少林寺还像佛门。

当然,这里说的,都是以前的机关城。

伴隨著秦灭六国,机关城內的思想风潮就逐渐发生变化,毕竟从显派转化为隱派,从外界退入到墨家机关城的墨家子弟,大多数都是来自於六国。

属於秦国的秦墨,基本没有人退隱。

毕竟,若是有机会,谁愿意退隱山林

无非是自己的思想主张完全得不到君主的重用,心灰意冷之下,才会选择退隱。

但秦国数代先君,皆为贤明之主,秦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用,自然不会退隱。

反倒是其他六国君主,普遍昏庸无道,便使得诸多墨家子弟心灰意冷,从而导致墨家机关城中的墨家子弟,绝大多数都是六国之人,少有秦国人。

伴隨著秦灭六国,这些六国之人得知自己的国家被灭之后,自然是心怀不忿,从而对秦国產生仇恨。

另一方面,秦灭六国,连连发动战爭,而墨家最反对的就是战爭,因此很多机关城之中的老墨家,也都对秦国毫无好感。

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在上一任墨家巨子六指黑侠时期,还仅仅只是一种思想,没有真正的付诸行动。

但到了新任墨家巨子上位之后,墨家就彻底转变成了反秦阵营。

毕竟,这位新任的墨家巨子,可是英国的那位太子,燕丹。

秦国灭掉了他的燕国,他怎么可能无动於衷呢

上任巨子之后,燕丹不仅没有遏制机关城中的这种思潮,使得机关城回归本源,反而继续引导这种思想扩张,並且积极救助外界的反秦义士来到机关城之中。

而这些反秦义士的到来,则更进一步推动了反秦思潮的增强。

直到现在,整个墨家上下,基本上都已经是坚定的反秦派。

哪怕是徐夫子,班大师等老墨家,也不会,同时也不能阻止其他人。

数百年来,被称为世间乐土,天外魔境的机关城,在新任墨家巨子的带领之下,已经捲入到天下风云之中,再也回不去了!

当然,燕丹只是坏,他不蠢。

他所救下来的反秦义士,是真正的反秦义士,而不是那些嘴上说著反秦,实际上毫无举动,顶多就是给点金钱支持的六国权贵。

同时,燕丹也很清楚,区区一个墨家,根本不可能对抗整个秦国。

这天底下,就没有哪一个门派,能够和国家对抗。

所以,燕丹仅仅是將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