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财富观(13)(2 / 2)

加入书签

    “垄断?”

    “前几年的万达多霸道…我国电影目前没有分线发行制度,排映权利都在影院本身…”

    ……

    所谓分线发行,就是一部电影将采取分影院、分院线、分区域、分轮次等等方式上映。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不会在所有影院统一放映,只会在部分城市或者部分影城上映,上映时间也可能不同…

    分线发行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1.可以满足观众对于电影的多样化需求;2.小体量影片有了更多的机会;3.促进影院差异化经营。

    面临的困境:需要精细化营销;影院相关人员的培养;影片受众的筛选培养。

    原时空,2023年,被提及多年的分线发行正式启动,史称“分线发行元年”…

    然后一堆电影加入分线发行行列…

    本来是好事,但是很多大片抢占排片占比,尤其是春节档,威胁要停密匙,引得骂声一片。

    片方不是慈善机构,商业电影瞅准的就是挣钱。

    所以他们自然要利用自己的话语权优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排片。

    当年《红毯先生》的海报:

    分线发行成了一众大片裹挟影院的工具,这也彻底改变了分线发行的初衷…

    最终,所谓的分线发行直接取消了…

    回归之前的全线发行模式…

    ……

    张寒聊了一下沈言的财富…

    “你知道自己的身价高达200亿之后,有什么想法?”

    “没什么特别的想法,”沈言实话实说:“我也没缺过钱…感谢一下之前的投资人!”

    “其实做电影是风险非常大的投资…很多投资者常常表现出过度干预的倾向,可以理解,他们可能担心制片人骗取资金、滥用经费,或者独揽大权,因此会试图介入各个环节的决策…但我之遇到的投资人对我非常信任,包括我做《火星救援》时候,4个亿的资金,从立项到上映,中间的周期超过4年,他们一点没干预…”

    “那你对钱的看法是什么呢?”

    “金钱这种东西很容易腐蚀内容创作者!”

    “你有感觉吗?”

    沈言点头:“影视作品的主角多是小人物,但功成名就之后,显然距离“小人物”的生活已远,很难再有途径去接触与感受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最近几年,在资本热钱疯狂涌入下,演艺圈很多从业者随随便便就能赚的赚得盆满钵盈、家资万贯…轻松攫取绝大多数普通人一辈子也挣不到的巨额金钱,一掷千金,纸醉金迷,豪车豪宅,应有尽有。

    更有甚者,很多大明星们,也获得了和那些富人去称兄道弟,结伴同游,甚至是共享酒池肉林,海天盛筵,香车名模的资格,他们理所当然地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社会精英自诩…很自然的,他们对大众的看法是漠视甚至蔑视的…但影视作品是拍给普通人看的,这种心态可出不了好作品!”

    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我很少跟有钱人交朋友…”

    “听说你拒绝了两次跟马芸的见面?”

    沈言点头:“我一做电影的,不需要认识有钱人!”

    “那您有做慈善嘛?”

    沈言点头:“我每年都有捐赠很多物资…”

    “不捐钱?”

    “不捐钱…我对国内的慈善组织没有多大信心!”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