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界碑现与往昔的回响(1 / 2)
先驱者以血泪留下的册子,如同一块冰冷的巨石投入刘臻心湖,激起的不仅是惊涛骇浪,更有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前人未竟之路,尸骨为鉴,他岂能退缩?将册子贴身收好,对着那具象征着抗争与牺牲的白骨再次默然一礼,刘臻毅然转身,踏着被风沙重新覆盖的戈壁,向着册子所指、亦与双石感应大致吻合的西北方向,加速前行。
环境愈发死寂,连那昏黄的尘霾都似乎凝固了,天地间只剩下他孤独的脚步声和呼啸而过的、带着沙砾的干热之风。脚下的黑色戈壁逐渐被一种更显诡异的暗紫色岩石取代,空气中硫磺味浓烈到刺鼻,甚至偶尔能看到地面裂缝中渗出丝丝缕缕的、带着恶臭的暗绿色雾气。这里已是生灵绝迹之地,连最微小的虫豸都无法生存。
怀中的“生”“息”双石,对“镇之石”的感应依旧微弱,但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它们自身散发出的温润光辉(仅刘臻可感)却似乎更加活跃,仿佛在与这片死寂之地某种深藏的、残破的法则进行着无声的抗衡。同时,刘臻也察觉到,双石对某个特定方向的感应,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妙的偏转,不再纯粹指向西方,而是隐隐偏向西北偏北,与先驱册子中提到的“三界石”方位隐隐契合。
“三界石”这会是下一个关键节点吗?刘臻心中凛然,更加专注地感知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如此又艰难跋涉了两日,就在他感觉连追风靴都难以完全抵消此地那股无形阻力之时,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巨大的、如同被巨斧劈开般的黑色峡谷轮廓。峡谷边缘犬牙交错,深不见底,谷中弥漫着浓郁的、几乎化不开的灰黑色雾气,即便相隔甚远,也能感受到其中散发出的、令人灵魂战栗的冰冷与死寂。
而双石传来的感应,以及冥冥中的一丝牵引,都明确指向那座峡谷。
难道“三界石”就在峡谷之中?或者说,这座峡谷本身,就是通往更深层绝域的“断魂桥”?
刘臻停在峡谷边缘一处相对较高的岩石上,凝神观察。峡谷极宽,对岸隐没在雾气中无法看清。谷壁陡峭如刀削,布满了巨大的裂缝和洞穴。那灰黑色的雾气并非静止,而是在缓缓翻涌,偶尔雾气稀薄处,隐约可见谷底并非实地,而是更加深邃的黑暗,仿佛通往地心深处。阵阵阴风从谷中吹出,带着腐朽与绝望的气息,即便是刘臻,也感到一阵心悸。
此地大凶!绝非善地!
他尝试将感知探入谷中,却发现那灰雾具有极强的阻隔和腐蚀性,感知力如同泥牛入海,瞬间便被吞噬消散。强行深入,恐怕凶多吉少。
就在他蹙眉思索对策之际,目光扫过峡谷边缘靠近自己这一侧的一片区域。那里乱石嶙峋,但在几块特别巨大的、呈品字形分布的黑色巨岩中央,似乎矗立着什么东西。
他心中一动,小心靠近。绕过挡路的巨石,眼前的景象让他呼吸一滞。
那是一座碑。
一座高约两人、通体呈暗金色、仿佛由某种金属与晶体融合铸成的古朴石碑。石碑的造型与他之前见过的古碑和祖灵壁都不同,更加简洁,线条流畅,顶端并非尖顶,而是雕刻着一个复杂的、由三个相互嵌套的圆环组成的符号,圆环中心是一个微小的点。石碑表面光滑如镜,映照着昏暗的天光,却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
但就是这样一座看似无字的碑,却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苍茫而又平衡的气息,它静静地立在这绝地边缘,仿佛亘古以来便存在于此,镇守着这座通往死亡的峡谷。
更让刘臻心惊的是,怀中的“生”“息”双石,在靠近这座石碑时,竟然同时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烈而欢悦的共鸣!仿佛游子归家,又似久别重逢!就连一直沉寂的、父亲留下的那块金属片,也微微发热起来。
就是这里,这就是“三界碑”。
刘臻强压激动,缓步上前。他并未贸然触摸石碑,而是先绕着它仔细观察。石碑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仿佛扎根于岩石之中,表面那三个嵌套的圆环符号,似乎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
他尝试将心神沉静下来,与双石共鸣,然后将一丝融合了“生”“息”之力的温和能量,缓缓导向石碑。
当那股能量接触到石碑表面的刹那,嗡!
整座三界碑骤然亮起,不是刺目的光芒,而是一种柔和而深邃的、仿佛包容了天地万物的混沌光辉。碑顶那三个圆环符号如同活了过来,开始缓缓旋转,中心的那个点则散发出一点纯净的白光。
与此同时,刘臻的脑海中“轰”的一声,仿佛被拉入了一个奇异的意念空间。
他“看”到了无数的画面碎片如同潮水般涌来:
远古的平衡:天地初开,清浊分明,三块源石作为平衡支点,稳定着世界的秩序,万物生机勃勃。三界碑虚影浮现,象征着天、地、人(或物质、能量、灵魂)三界的和谐共处。
浩劫降临:天外邪魔(“它”)撕裂空间而来,带来毁灭与混乱,平衡被打破,三界壁垒出现裂痕。源石之力被用于构筑封印,但代价惨重。
碑的建立:先古大能者,采集天地精华,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