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地脉回响与影月初现(1 / 2)
星辉灌顶的余韵在赤岩部落的山腹中缓缓平息,祖灵壁上的流光渐渐隐去,只留下石壁上仿佛被洗涤过般、愈发清晰的古老刻痕。洞窟内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祥和气息,空气中原本夹杂的燥热与硫磺味淡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雨后泥土般的清新。就连那终年不绝、扰人心神的戈壁风声,传入洞中时也似乎变得轻柔了许多。
族人们依旧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与喜悦中,低声交谈着,目光不时敬畏地望向祭坛前那道身影。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的大地传来一种久违的、温暖而坚实的脉动,如同沉睡的母亲苏醒了过来。一些年迈的老人甚至匍匐在地,亲吻着岩石地面,老泪纵横。
刘臻静立片刻,仔细体悟着身体的变化。星辉与地脉之力洗礼后的身躯,仿佛脱胎换骨,不仅旧伤尽去,五感六识也变得更加敏锐,心念一动,便能隐约感知到方圆数里内沙粒的滚动、地气的微澜。更重要的是,他与怀中“生”“息”双石的连接达到了心意相通的境地,无需刻意引导,双石的能量便能随着他的呼吸自然流转,滋养周身,仿佛成为了他延伸的一部分。
大长老巴特尔快步上前,脸上激动未退,却已带上了一丝凝重:“星脉守护者,地脉复苏,部落周围的能量场明显稳定了许多,连枯萎多年的‘赤血草’都重新冒出了嫩芽,这是千年来未有之祥兆。”
刘臻点头,他也能感知到这种积极的变化。但他更关心潜在的风险。“大长老,地脉变动,气息外泄,恐怕瞒不过‘蛇瞳’的感知。部落需立即加强戒备,尤其是对外围能量节点的监控。”
“已安排下去了!”巴特尔郑重道,“最精锐的赤魈卫已派出,监控所有通往黑魔域和西境的要道。同时,我们也启动了祖传的‘匿息阵’,虽不能完全隐藏地脉波动,但可尽量混淆和减弱其外传的迹象。”
“如此甚好。”刘臻稍感安心,赤魈族在此地生存千年,自有其生存智慧。他话锋一转,问出最关心的问题:“关于‘寂灭海’和‘影月’,长老们可有所得?”
提到这两个词,巴特尔和周围几位长老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巴特尔示意刘臻走向议事厅,屏退左右,只留几位核心长老在场。
众人落座后,巴特尔取出一卷颜色暗黄、边缘破损的古老兽皮卷,摊开在石桌上。上面用某种暗红色的颜料绘制着简陋而抽象的地图,并标注着许多难以辨认的古老符号。
“守护者请看,”巴特尔指着地图极西处一片被涂成漆黑、标记着扭曲漩涡的区域,“这里,便是族中最古老记载提到的‘寂灭海’。并非真正的海洋,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被死亡和混沌能量彻底侵蚀的荒漠绝域。传说那里是上古神魔战争的最终战场,空间破碎,法则紊乱,任何生命和能量进入其中,都会被逐渐吞噬、湮灭。更有甚者,提及那里沉睡着连‘蛇瞳’都畏惧的、更加古老的恐怖存在。”
他顿了顿,手指移向漆黑区域边缘一个模糊的、形似残月的标记:“至于‘影月’记载更为模糊晦涩。只言片语中提到,那是一个极其隐秘的、崇拜虚无与毁灭的古老教派,其信徒形如鬼魅,擅长操纵阴影与灵魂,在‘寂灭海’边缘活动。他们似乎与‘蛇瞳’并非一路,甚至可能彼此敌视,但同样危险至极。有猜测认为,‘影月’可能与‘寂灭海’本身存在的某种邪恶意志有关。”
另一位擅长星象的长老补充道:“根据星图推演,‘寂灭海’方向的天域,星辰轨迹常年紊乱,常有血色流星划落,乃大凶之兆。而‘影月’一词,在古星象中,有时也指代一颗运行诡异、时而显现时而隐没的‘凶星’,其现世往往伴随巨大的灾祸。”
信息虽然零碎,却勾勒出一幅比黑魔域更加令人心悸的恐怖图景。一个连“蛇瞳”都可能忌惮的绝地,一个神秘诡异的敌对教派,以及那颗预示灾祸的“凶星”。
刘臻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石桌。“如此看来,‘镇之石’若真在‘寂灭海’,寻找之路,可谓十死无生。而‘影月’,则是横亘在前路上的又一重迷雾。”
“正是如此。”巴特尔叹息道,“先祖曾有训诫,‘寂灭海’乃生命禁区,不可踏足。历代虽有勇士试图探寻边缘,皆是有去无回。守护者,您虽得星脉认可,力量大增,但孤身犯险,实在。”
刘臻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目光坚定:“再是险地,也需有人去闯。‘镇之石’关乎最终封印,绝不能落入邪佞之手,况且。”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我父亲当年西行,目标很可能也是‘寂灭海’或‘镇之石’。于公于私,我都必须前往。”
见刘臻心意已决,大长老不再劝阻,而是肃然道:“既然守护者决意前行,赤魈族必倾力相助!我们会尽快整理所有关于西行路线、寂灭海边缘特征以及‘影月’传说的记载。此外,部落中还保存着几件先祖留下的、或许能抵御寂灭海死气的宝物,虽效力未知,但总胜于无。”
“多谢长老!”刘臻拱手致谢。有赤魈族这份底蕴相助,无疑能增加几分胜算。
接下来的两日,赤岩部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一方面加固防御,监控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