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七日之约与赤魈的秘辛(1 / 2)

加入书签

碎石片在指尖传来微弱的温热感,如同风中残烛,却顽强地指向某个遥远的方向。刘臻将其小心收入怀中,紧贴着共鸣母石放置。希望这两者之间的微弱联系,能在他后续的搜寻中起到指引作用。

洞窟深处那令人不安的爬行声和腥气已然逼近,不容他再多停留。他最后看了一眼那尊沉默而神秘的巨兽石像,将“双星交汇”的时机(七日后的子夜)和石像的细节牢牢刻印在脑海,随即身形一动,如同融入阴影的狸猫,向着来时的甬道疾退。

返回的路途比进来时更加警惕。他感知全开,随时准备应对可能从黑暗中扑出的未知生物。幸运的是,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似乎局限于石像所在的中心区域,并未蔓延至甬道。他顺利回到洞口,重新沐浴在(相对)外界昏暗的天光下,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孤峰脚下,“蛇瞳”营地的残骸依旧散布,血迹和焦痕诉说着不久前的惨烈,但人已去楼空,只留下死寂。刘臻不敢大意,迅速远离这片是非之地,在附近寻找了一处隐蔽的岩缝藏身,一边休息恢复体力,一边消化着巨大的信息量。

“息之石”线索渺茫,“双星交汇”时机紧迫,还需要赤魈族的血脉为引难题一个接一个。当务之急,是必须返回赤岩部落,与长老们商议,寻求帮助。独自一人在这茫茫黑魔域盲目搜寻,无异于大海捞针,且极易再次遭遇“蛇瞳”或更可怕的危险。

休息片刻,待状态恢复,他立刻动身,沿着来路,向着赤龙脊的方向疾行。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归途显得顺畅了许多。他避开可能存在的眼线,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三日黄昏,再次看到了那片熟悉的红色山峦。

接近赤岩部落隐蔽入口时,他故意释放出一丝气息,并展示了赤玉令牌。很快,熟悉的敲击声响起,巨石移开,负责守卫的正是之前带他进来的那名首领战士。看到刘臻安然返回,战士脸上露出惊讶和如释重负的表情。

“持石者阁下,您回来了!大长老他们一直在担心您!”

刘臻点点头,跟随他再次进入山腹洞窟。他的归来立刻引起了轰动,族人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期待。消息很快传到议事厅。

当刘臻再次站在五位长老面前时,几位老人明显松了口气。大长老急切地问道:“持石者阁下,此行可还顺利?黑魔域情况如何?您?”

刘臻抬手示意,语气沉稳:“长老们,我找到了关键线索,但也遇到了更大的难题。”他言简意赅地将黑魔域的经历道出:发现“蛇瞳”勘探队、遭遇沙漠巨噬虫、激战、找到黑色孤峰下的神秘石像、以及石像上揭示的关于“双星交汇”、“血脉为引”的谜题。他略去了自己与母石深度共鸣的细节,只强调是凭借祖灵庇佑和自身机警才得以脱身并发现秘密。

当听到“黑色孤峰下的巨兽石像”和“双星交汇”时,五位长老的脸色齐齐变了。他们相互交换着震惊的眼神,显然,这些词汇触动了他们古老传承中最核心的秘辛。

“您竟然找到了‘镇脉石兽’?”大长老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那是我族古老传说中,镇守地脉核心、平衡‘生’‘息’的圣像!据记载,唯有在特定星象下,由持‘生’‘息’双石、且身负守护契约血脉者,方能唤醒石兽,开启通往‘地脉之眼’的路径!”

另一位长老激动地补充道:“‘地脉之眼’传说是我族故地绿洲的能量源泉,也是‘息之石’最初孕育之地,若能开启,或许不仅能找到‘息之石’的线索,甚至能强化地脉,对抗‘蛇瞳’的侵蚀。”

刘臻心中豁然开朗,果然如此!石像守护的正是关键节点!他立刻追问:“长老可知,‘双星交汇’的具体星象何时出现?以及,那‘守护契约血脉’是指?”

大长老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沉吟道:“关于星象族中确有古老星图传承,但解读需要时间。至于血脉。”他目光复杂地看向刘臻,又看了看其他长老,“根据最古老的契约记载,这血脉并非单指我赤魈一族。远古之时,守望者、沙之民(我族前身)以及其他守护地脉的族裔,曾共同立下血誓。其血脉后裔,皆有可能引动契约。持石者阁下您身负守望者之血,又得‘生之石’认可,或许您本身就符合条件。”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意味着刘臻可能不需要依赖赤魈族人的血液。

“但‘息之石’依旧下落不明。”刘臻指出最关键的问题,并拿出了那枚温热的碎石片,“这是我在石像附近发现的,上面有与‘生之石’同源却迥异的能量残留,或许是线索。”

长老们传看着碎石片,仔细感应,脸上都露出凝重之色。

“这气息确是‘息之石’无疑,但非常微弱,且感觉不太稳定。”一位擅长感知的长老皱眉道,“仿佛它曾受损,或处于某种异常状态。”

大长老最终拍板:“无论如何,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持石者阁下,请您先在部落安心住下,恢复元气。我们立刻召集所有熟知星象和古老传说的长者,全力推算‘双星交汇’之期,并尝试通过这碎片进行更深入的追踪。同时,我们会加派斥候,密切关注黑魔域和‘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