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黑石山脉与共鸣之石的线索(1 / 2)
离开石肤族圣泉石窟,重返戈壁的冷酷夜空下,刘臻的心境已截然不同。不再仅仅是追寻父亲足迹的执念,更背负了守泉人岩心以死相托的警示,以及应对“蛇瞳”及其爪牙紧迫威胁的重任。灰袍人遁走时那句“主人亲临”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时刻提醒他时间所剩无几。
他依照记忆中岩壁地图的指引,将身法催至极限,在嶙峋怪石与起伏沙丘间全速穿行,力求在天亮前尽可能远离圣泉所在区域,深入黑石山脉的范畴。烙印之力在经脉中奔涌,不仅支撑着他的速度,更敏锐地感知着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风的流向,沙粒的滑动,乃至地下深处隐约传来的、微不可察的震动。他必须像沙漠中的狐狼一样警惕,既要避开可能的追兵,也要在这片绝地中寻得一线生机。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翻过一道布满尖锐黑色砾石的高坡,眼前景象豁然一变。不再是单调的戈壁黄沙,而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如同被天火焚烧过的漆黑山脉。山体陡峭,岩石嶙峋,泛着一种金属般的哑光,在渐露的晨曦下显得沉重而压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与金属混合的奇异气味。这里,便是老沙克口中邪门的“黑石山脉”。
根据岩心留下的模糊地图,石肤族的主要聚居地或最后的核心遗迹,应位于山脉深处一处被称为“巨人之碗”的环形山谷中。而“共鸣之石”的线索,很可能就藏在那里。
山脉入口处是一片相对平缓的、铺满黑色沙砾的斜坡。刘臻没有贸然深入,而是选择了一处可以俯瞰来路的隐蔽岩缝,暂作休整,同时观察身后是否有人追踪。他吞服了一颗所剩不多的“冰心丹”,精纯的药力化开,滋养着与灰袍人交手时消耗的元气和留下的些许暗伤。
日光渐亮,黑石山脉的全貌更显狰狞。山体寸草不生,死寂一片,唯有风声掠过岩石孔洞时发出的呜咽,更添几分荒凉诡秘。等待了约一个时辰,来路方向并未出现追兵的踪迹,这反而让刘臻更加警惕。灰袍人背后的势力绝不可能善罢甘休,要么是追踪需要时间,要么就是在前方布下了更危险的陷阱。
不能再等。他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至最佳,踏入了这片不毛之地。
一入山脉,环境愈发险恶。山路崎岖难行,黑色岩石坚硬异常,且许多地方覆盖着极易滑落的碎石。更诡异的是,此地磁场似乎异常混乱,怀中的玉片和“燃铁之心”时而传来毫无规律的微弱悸动,时而又彻底沉寂,无法提供有效的方向指引。他只能依靠记忆中的地图和太阳方位,以及一种对能量流动的模糊感应,艰难地向山脉腹地挺进。
途中,他发现了更多人为的痕迹。一些隐蔽的岩洞入口处,残留着早已风化但依稀可辨的、与圣泉石窟壁画风格相似的简易图腾刻画;几处险要的隘口,有利用天然巨石巧妙垒砌的、类似防御工事的残垣断壁;甚至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他还找到了几具完全石化、与黑色山岩几乎融为一体的残缺骸骨,骸骨的姿态像是经历了一场绝望的守卫战。这一切都无声地诉说着石肤族曾在此地的生存与抗争,以及最终悲壮的结局。
随着不断深入,刘臻开始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并非来自活物,而是源自这片山脉本身。空气越来越沉闷,那股硫磺金属味愈发浓重,偶尔还能听到地下传来低沉的、仿佛巨兽翻身般的隆隆声。地势也开始变得奇特,出现了大量如同被巨力扭曲过的岩层和深不见底的地裂缝隙,有些裂缝中甚至隐隐透出暗红色的光芒,散发出灼热的气息。
这里的地质活动极不稳定,蕴含着未知的危险。
第二天正午,当他攀上一座尤其陡峭的黑石山脊时,终于看到了地图上标注的“巨人之碗”。那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仿佛被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谷,谷壁陡峭,谷底深陷,弥漫着淡淡的、仿佛水汽又似烟尘的白色雾气,看不清具体情形。
然而,吸引刘臻目光的,并非是山谷本身,而是山谷对面峭壁上的一幅景象。就在那云雾缭绕的峭壁中部,赫然镶嵌着一片与周围黑色岩石截然不同的、散发着微弱乳白色光晕的巨大晶壁。那晶壁的色泽和光泽,与圣泉之水极为相似。晶壁表面光滑如镜,隐约倒映着天光云影,更让人心惊的是,晶壁内部,似乎封存着某种巨大的、模糊的阴影。
难道那就是“地脉之眼”的核心?或是与“共鸣之石”相关的关键?
刘臻心中激动,但并未失去冷静。他仔细观察通往山谷对面的路径。只见一道天然形成的、狭窄而险峻的石梁,如同巨人的脊骨,横跨在深不见底的谷壑之上,连接着两侧的山崖。石梁下方云雾翻滚,深不可测。
他正欲寻找路径下山谷再上石梁,怀中的“静心石”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冰寒预警。几乎同时,他敏锐地听到身后传来极其轻微的、衣袂掠过岩石的声音。
有埋伏!而且不止一人!
刘臻瞬间伏低身体,隐于一块巨岩之后,屏息凝神。只见下方不远处的乱石堆中,悄无声息地闪出三道灰色身影!正是与之前交手那人装束一模一样的灰袍客!他们呈品字形散开,动作矫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山脊,显然是在搜寻他的踪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