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地下甬道的暗流与禁库秘档(1 / 3)
废弃的甬道内,空气凝滞,弥漫着陈腐的湿气和尘埃味。前方拐角处传来的低语和脚步声,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寂静,也绷紧了刘臻的神经。
他如同壁虎般紧贴冰冷潮湿的壁龛阴影,屏住呼吸,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烙印之力内敛,感官却提升到极致,捕捉着那两人的每一丝动静。
“快点,必须在换岗前送到‘老地方’。”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
“这次是什么?上次那批‘矿石’差点引发探测。”另一个声音带着抱怨和紧张。
“嘘,小声点!是‘长老会’亲自要的‘旧档案’,从禁库夹层里弄出来的据说涉及早期‘眼’之计划必须尽快处理掉。”
“眼”之计划?旧档案?处理掉?长老会亲自要的?
每一个词都像重锤敲在刘臻心上!果然是“荆棘之刃”的人在活动!他们竟然能潜入禁库,盗取档案,还要秘密处理?而且,似乎牵扯到长老会中的某位或某些人?四长老?还是另有其人?
那两人抬着沉重的箱子,脚步声在空旷的甬道中回荡,并未察觉身后的阴影。他们转向另一条岔路,迅速远去。
刘臻毫不犹豫,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尾随而上。甬道岔路众多,错综复杂,若非有这两人引路,极易迷失。
跟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刘臻始终保持安全距离,凭借超凡的听觉和偶尔瞥见的影子锁定目标,同时将走过的路线牢牢记在心里。
那两人显然对这条废弃通道极为熟悉,行动迅捷,途中经过几处疑似暗门或机关的地方,都熟练地操作通过。刘臻默默记下这些关键点。
越往深处,通道越发古老,两侧石壁上的雕刻和符文风格逐渐变化,变得更加原始和神秘,与总部主体建筑的风格迥异。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极淡的、却令人心神不宁的能量残留,与“源初之眼”殿堂的气息有几分相似,却更加稀薄和混乱。
怀中的玉片在此地,终于传来了一丝微弱却持续的、带着警示意味的冰凉悸动,指向那两人前进的方向。
终于,前方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光亮。那两人在一扇看似普通、却厚重无比的锈蚀铁门前停下。一人警惕地回头张望,另一人则用一种特殊的节奏敲击铁门。
吱嘎——
铁门从内部打开一道缝隙,透出昏黄的光线。两人迅速抬箱进入,铁门随即关闭。
刘臻伏在远处拐角,心脏微微加速。目的地到了?“老地方”?
他仔细观察那扇铁门及周围环境。门所在的位置是一处相对宽敞的石室尽头,周围堆放着一些废弃的建材和杂物,似乎是某个古老地下设施的入口,伪装成了废弃仓库的模样。门上没有明显标识,但门轴和锁孔处有经常开启磨损的痕迹。
如何进去?强攻不可能。等待?不知里面情况,风险太大。
刘臻目光扫过四周,忽然落在石室顶部一角。那里有一处通风口,栅栏早已锈蚀脱落,黑黝黝的洞口通往上方,似乎与总部现行的通风系统并不相连,可能是更早期的独立通风管道。
他心中一动,悄无声息地攀上石壁,如同灵猫般钻入通风口。管道内积满厚厚的灰尘,狭窄逼仄,但足以容他匍匐前行。他循着下方传来的微弱光线和人声,小心爬行。
爬了约十数丈,下方传来清晰的谈话声。他找到一处栅栏缝隙,向下望去。
糙的木桌,上面散乱着一些工具、封装好的卷宗箱以及那口刚抬进来的长条箱子。那两名“杂役”正站在一旁,向背对着刘臻的一个人低声汇报。
“大人,东西带来了。是‘烛龙之眼’计划的原始观测记录和部分能量构型图,按吩咐,从第七夹层取出的。”一名杂役恭敬道。
烛龙之眼!父亲参与过的那个计划!刘臻心中一震。
那个背对的身影穿着一身深灰色的斗篷,体态看似寻常,却给人一种阴冷沉稳的感觉。他并未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声音低沉沙哑:“知道了。检查一下,确认无误后,老规矩,送至‘沉渊’处理。”
“沉渊”?又一个陌生的名字!是处理地点?还是代号?
两名杂役应声,开始打开箱子检查。里面果然是大量陈旧发黄的卷宗和图纸。
灰斗篷人似乎有些不耐,催促道:“手脚快点!‘守旧派’那几个老家伙最近盯得紧,档案馆那边不能离开太久。”
守旧派?刘臻想起档案馆那名昏聩的老管理员。他们也在暗中监视?
就在这时,灰斗篷人似乎心有所感,猛地抬头,目光锐利地扫过顶部的通风口。
刘臻心中一凛,瞬间屏息凝神,将身体完全融入阴影,连心跳都几乎停止。
灰斗篷人目光扫过,并未发现异常,但警惕性未减,对两名手下道:“此地不宜久留。东西既已到手,立刻分装,分批运走。我去外面看看。”
说完,他转身向铁门走去。就在他转身的瞬间,刘臻借着昏暗的光线,看到了他斗篷下摆内侧,一个极其隐蔽的、用暗线绣着的标记——并非“荆棘血匕”,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如同扭曲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