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创新(1 / 2)
他人的悲苦赵尔忱无从得知,她现在愁得头都要秃了,她想挽救点心铺,糕点的口味自然是重中之重,毕竟这年头客人也不好忽悠,除非她有个绝世大噱头能吸引顾客,不然就得从食物的味道下手。
赵尔忱本打算把现代甜品苏出来,看能不能做成一个特色,好把名气打出去,招揽客人上门。
她最先想到奶油蛋糕,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和奶油类似的甜酥,她只需把蛋糕胚弄出来,就万事大吉了。
赵尔忱试了许多回,在厨娘的建议下,先用糯米粉、面粉还有猪油,蒸出了油酥米粉糕,晾凉后尝了尝,确实比较接近蛋糕的松软感,但又感觉像是在吃主食,而非甜品。
张大年在一旁看着,提议到可以用面粉、蜂蜜和酒曲,说不定能做出赵尔忱想要的感觉。
赵尔忱采纳了张大年的建议,毕竟人家是专门做甜品的,虽然时代不同,但关于甜品的心得应该是相同的。
秉着听专业人士建议的原则,赵尔忱指挥小丫头取来酒曲,用温水化开,再和蜂蜜一起揉进面团,盖湿布酵两个小时后,再拿来平底锅,将面团擀成圆饼,用小火烙至两面金黄。
等蜂蜜酒曲面饼凉了后,赵尔忱再次尝试,还分了几块给在场的所有人,想听听他们怎么说。
赵尔忱吃了一块,现在有了现代蛋糕店的那种烤制香气,但还是没有蛋糕的蓬松气泡感,跟现代的烙饼差不多,口感扎实还有麦香。
秋雁轻轻的咬下一口,香得她眯起了眼,看着赵尔忱的表情,小姑娘小心翼翼的问:“侯爷,已经很软很香了,还是不行吗?”
“侯爷,要我说,拿出去卖吧,也算个新鲜玩意儿了,大家会买的。”
邓小果两三口把面饼吞下肚,吃完还拍了拍手。
赵尔忱白了一眼,这东西拿出去卖是可以,但三两下就被别人家复制出来了,不能当店里的特色,那就没有很大的意义了。
张大年也知道这一点,别人能复制出来的糕点就当不了特色,店里没有特色就抢不过那些生意红火的铺子。
“东家,这个糕饼方子也不是不行,就是咱们得多备几种新糕点。”
张大年提议到,“得用几种新口味把客人引到咱们店里来,不然客人吃几回就又去买别人家的糕饼了,这糕饼别人家也是能做出来的,不是非咱们家不可。”
“这样也行?”
赵尔忱还在头脑风暴,看能不能苏出来一个绝世秘方,让别人家想偷都偷不会呢。
张大年肯定道:“这样也行的,咱们多弄几样新鲜玩意儿,这年头客人也爱吃个新鲜,回头咱们的名声打出去了,就算别人家也做出来一样的,也不怕没有客人上门。”
看来跟风的人哪个年代都有。
赵尔忱豁然开朗,如果不怕被人复制出来,那她有不少新鲜玩意儿啊,她读大学时可喜欢没课的时候一个人待在出租屋里做美食了,做得最多的就是甜品,做完还拿去宿舍给室友们吃,四年下来三个室友都被她喂胖了一些。
突然赵尔忱愣住了,为什么她想起这件事时像在看电影一样?自己当初做甜品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赵尔忱想不起来了,前世的喜怒哀乐已经模糊得看不清了,只记得一幕幕场景,仿佛在观看别人的人生,而非自己的亲身经历。
“侯爷?”
秋雁见赵尔忱走神。
赵尔忱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说道
“行,继续做糕点吧。”
“小果,你去取黄酒来。”
“张掌柜,你把甜酥做出来,多做一些。”
“秋雁,你盯着他们,再做一些酒曲面饼。”
赵尔忱意气风的号施令,所有人领命,开始紧锣密鼓的忙碌起来。
赵夫人站在院门口,看着赵尔忱忙的热火朝天,心疼的给向她走来的赵尔忱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说道:“别太勉强自己了,实在不行,咱把那几间铺子卖了,也还能撑一段时间。”
赵尔忱摆了摆手,否决道:“可千万别卖,这是饮鸠止渴,这城里头的铺子,卖出去可就不容易再买回来了。”
尤其是赵家那几家铺子的好地段,要不是背靠永安侯府,早就被人盯上了。
赵夫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如今外头的那些个铺子背后的东家,有一个算一个的来头大,永安侯府在那些人家里头,真算不得上游,以后想买就不容易了。
赵尔忱好说歹说劝走了赵夫人,岂料二姐和三姐又上门了。
“尔忱,你做的新糕饼还有没有?”
赵青茶拽着兴致缺缺的赵青棠坐下,不让她整日坐在屋里看书,一坐下就向赵尔忱要糕点吃,“我与二姐特意来尝一尝你的手艺。”
赵尔忱纠正道:“是我的创意,三姐。”
赵青茶一脸没听懂,赵青棠开口道:“尔忱别听她胡说,你若还在忙着,我们就不打搅你了。”
说罢就要起身回去。
“不打搅,我这会儿正闲着呢,你们来得正好,尝过我的糕点再走吧。”
赵尔忱忙阻拦赵青棠起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