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神王朝(1 / 6)

加入书签

第243章 神王朝

这不难理解,比如之前新诞生的仙神、亚圣之境,就都一律是十鼎国运年俸。

而现在,初入者、是为九品,只有八鼎国运,

只有升到八品,才有十二品国运。

之前初入的仙神、亚圣都有五十鼎国运,现在初入者只有三十鼎。

以大乾如今的体量,每年都会诞生不少位仙神和亚圣,晋升的也不少。

所以大乾数量最多的仙神、亚圣,还是初入的。

他们数量庞大,加起来,就节省了太多的国运。

隨著时间过去,比例还会逐渐不断增加,节省更多的国运。

所以兵道第六境们增加的那些国运,根本不算什么。

当然,明古培养兵道强者的心思,也一览无余。

但对此谁也说不出什么。

越到后面,文臣武將也都心里有数。

武道的地位不如文道,这是肯定的。

如今大乾的情况是,对更强大的文道需求不高,暂时足够用了。

需要更强大的兵道强者,横扫四方。

因此,表面上的表现出,文道的重要性、暂时比兵道差一点。

或许等到以后大乾更需要文道强者了,就会加大对文道的培养,提升其地位、超过兵道也不一样。

这就是治理国运的灵活,不能死板、僵硬,必须隨著现实情况而做出变动调整。

几个月后,文臣武將、包括宗室的官职品级、爵位,都按照新的官制划分好,有条不紊。

具体官职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依旧是那一套。

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协调,比如担任御史大夫的海青田才四品。

但如果大改的话,会更麻烦。

所以暂时,大乾神之品级的官职,担任者暂时不以官职本身定品级,担任者只以本身的情况论品级。

等到以后担任者的实力提升上来,这种情况就会好很多了。

对两位皇后,明古想了想,暂时也给她们定为三品待遇,比之前私下给的还减了不少。

为了更快成为神王朝,只能先委屈她们一下。

等到成为神王朝,就给她们二品待遇。

等到她们达到大神、大亚圣巔峰,就给她们一品待遇,这是明古给她们的承诺。

对此,朱秀英和李清安都没有多在意。

如今的情况,让她们对自己境界的提升需求並不大。

也有足够的时间,让她们去突破至神王(圣人)之境。

短暂的减少国运,算不得什么。

神凡十八品、二十七阶的官制,渐渐深入人心。

大乾的发展,继续高歌猛进,

洪武一万两千四百年,明棣后来居上、突破成功,超越了一眾前辈,成为大乾第四位大神之境。

他的突破,倒也不出乎明古意料。

明棣的先期优势太大了。

洪武七千多年,就是正一品的元帅、和亲王爵位,双正一品,还有常人难以想像的其它资源,

待遇可谓拉满。

再改官制后,正三品的元帅、三等亲王的爵位,又是待遇拉满,只有明可比。

加上血脉之力大涨。

若不是明古突破那些年耽误了一些,他能突破的更快。

紧接著,李武忠、明等大乾元帅们,开始了一个接著一个的突破。

至洪武一万五千年,大乾二十九位元帅全部成为了大神之境。

中间,在洪武一万三千二百年时,李本草突破至大亚圣之境,成为大乾第二位大亚圣,也成为大乾第一位神之三品的文官。

他超越了其余所有人第一个突破,最大的原因除了他的天赋,便是他的功劳得到了许多国运奖励。

在洪武一万三千三百年时,以宋长星为首的炼器司,炼製出了上等传送阵。

一座上等传送阵,一主阵、二十副阵、两百元阵、两千子阵。

主阵与副阵之间传送距离可达十方光里。

副阵与元阵之间,可达五万光里。

元阵与子阵之间,可达三万光里。

炼製一座,总费在四百八十多万亿金左右。

此时的大乾,体量已经增加了许多,上等通信法宝已经开启炼製。

上等战船规模太大,倒是仍在继续封存。

明古与內阁、军阁商议后,决定不封存上等传送阵,看情况炼製。

待有需求时,就让炼器司炼製一座。

得益於炼製出诸多国之重器,炼器司的实力增强速度,在渐渐追赶炼丹司。

洪武一万四千年,宋长星突破,成为大乾第三位大亚圣之境。

洪武一万五千年,明古的三大神通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