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国子监 轻鬆 孩子成长(3 / 5)

加入书签

的文道、兵道双全。

没错,就是兵道虽然他从未领过兵,可他对外显露出来的兵道,是第五境巔峰。

若非如此,那些武將们可不愿意让王守乾执掌武道、兵道的教授。

再加上王守乾教导之能极强,所以没人敢质疑他始终执掌著国子监这一重地,多年来门生遍布朝堂、军中、民间。

影响力之大,是整个大乾排前几的存在。

说回国子监,正因为国子监文道、武道皆有,所以国子监不能说是文官体系,也不能说是武官体系。

它就好像是独立於文武官场体系之外。

正常来说,文武官员都会抢占国子监,毕竟国子监太重要了。

这是培养大乾文武的根基所在,是大乾百姓最公平公正、最重要的上升渠道。

但王守乾的厉害,加上明古的默许,才能让文武官员都不能插手国子监,让国子监独立之外,

只以学生的成绩来论。

什么权贵,进了国子监,就都失去了力量,只能按照规矩、按照成绩来。

改变后的国子监,分为了国子监总院、中域院、下域院、道学、州学、郡学、府学、县学,以及最低的村学。

村学,七岁以上的孩童、必须进入村学读书。

县学,十二岁前达到文道第一层次的童生级別,或十二岁达到武道第一境的练筋层次,可去县学继续读书习武。

府学,十六岁前,如果达到文道童生后期层次,或武道达到第二境换血境,可以进入府学继续进学。

郡学,二十岁前,如果达到文道第二层次的学者初期层次,或武道达到第二境换血境后期,可以进入郡学进学。

州学,二十四岁前,如果达到文道学者后期层次,或武道达到换血境圆满,可以进入州学进学。

道学,二十八前,如果达到文道学者圆满层次,武道达到千山境,可以进入道学。

道学起,也开始设置兵院,

进入道学后,学子每年可获得十斤国运的加持。

最多可待五年,便必须离开。

其实这个標准,如果参加科举,文道可以成为小吏。

武道、兵道可以进入主战军中。

但若是能达到这种程度,绝大部分都不会去进入朝堂,肯定会去道学继续进学。

因为道学中他们能得到更大的培养、拥有更光明广大的前途。

下域院,三十岁之前,文道达到进士境层次,或武道达到千山境中千山,或兵道达到第一境,

可入下域院进学,受到更大的培养。

这时,学子每年可得四十石国运、三万石钱粮,相当於正七品的府尹待遇。

所有学子最多可在下域院待十年。

如果想,隨时可以进入朝堂,

中域院,四十岁之前,文道达到进士境圆满,武道达到十海境,或者兵道达到第二境,可入中域院。

中域院学子每年可得从五品待遇,三千石国运、一百万石钱粮。

所有学子也最多只能在中域院待三十年。

最后便是最高的国子监总院了,七十岁之前,文道达到大学士后期,武道达到十海境圆满,或兵道第三境,可入国子监总院。

学子每年可得从四品待遇,八十万石国运、三千万石钱粮。

不过所有学子最多只能在国子监待三年。

三年后,无论什么情况,学子都只能离开。

改革后的国子监,到了道学、就成了选拔天才培养的地方。

越往上越是。

比如国子监给从四品待遇、八十万石国运,这比当初明古还是皇子时,都要多几倍。

待三年,最主要目的就是助那些学子突破至大贤之境和王者境。

效果上,无疑是好的。

大乾这么多年来,从国子监走出来的仙神、亚圣之境数量不断增多,便是明证。

继续將国子监交给王守乾,明古很放心。

洪武五千九百一十八年,经过一百零六年的孕育,李清安诞下了明古的第六个孩子,还是男孩。

明古和李清安商议后,取了一个椿字。

也在这一年,明古解封了他其余五个孩子。

老大明標、老二明楼、老三明、老四明棣、老五明、老六明椿。

六个最大也才几岁、最小刚出生,但个个都拥有数鼎之力,动不动就能飞天遁地的小傢伙,让数次扩建的大乾皇宫顿时热闹起来了。

经常闹的鸡飞狗跳。

尤其是李清安没事时,更是带头。

明古暂时没有理会,只淡定的看著。

直到老六也三岁多,懂事之后,他找到了一个机会,將六兄弟一起打了一顿。

“一人犯错,兄弟六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