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国之栋樑(2 / 2)

加入书签

/p>

朝野间,对洪武皇帝的讚美,如同洪流、愈发澎湃。

张太岳的名声也跟著大涨,毕竟他是仙神法的编制者。

不过在朝廷中,他却是在无形中受到了很多的敌意、为难。

显然,那些仙神之境、亚圣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心中的不愿也没那么容易散去。

张太岳早有预料,不爭不抢,不出风头,没有趁著名声大涨之时结交党羽,而是很低调的完成份內之事,其它之事一律不管。

明古一直看看,心里又多了儿分满意。

张太岳是一位真正的聪明人,更是一位真正的国之栋樑。

很大程度上来说,连刘书温、李百长都不如张太岳。

刘书温性子始终颇为清傲,权欲心不大,无法真的团结百官。

虽然明古很喜欢这样的刘书温,用著非常放心,但他也清楚,刘书温不是那种能將一国负於肩上的託孤之臣。

李百长就不用说了,跟刘书温完全相反。

如果没有他这位太过耀眼的皇帝压著,李百长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

权欲心之重、私心之重,明古都好几次起了不耐之意,多次敲打。

別说託孤了,真有那么一天,他第一个要带走的,就是李百长。

其他的几位重臣中,姚光孝倒是有那个能力,可他心思太过狡诈,偏向阴暗,恐也无法团结眾臣,而且已经选了一条跟文臣隔阁的道路。

於绍堡政治手段不足,关键时刻魄力不够,也不適合。

王守乾、文人气息太深,缺了几分狼辣以及歷练,未来尚未確定。

其他的胡惟能、三杨、严嵩、海青田等人就更不用说了。

单单是天赋就不足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