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六百年后(2 / 4)

加入书签

让大乾军队持续不断的成长。

明古本身其它方面变化不大,只是又多了一件神兵。

得益於国运达到万鼎,大乾国璽的蜕变速度大幅度增加,在几十年前就达到了神兵层次。

大乾国璽达到神兵层次后,又反过来哺育大乾国运。

它让大乾国运更加凝实,每州每年消耗的国运,又降低了零点零一鼎,只有零点二二鼎。

同时,也让文道驾驭国运,更加轻鬆了些,

这也是百年来,后五十年的发展、积蓄国运的速度,超越前五十年许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洪武六百十六年,姚光孝继武道过后,文道也达到了亚圣之境。

继续在文武双修上,独领大乾风骚。

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位督天卫指挥使,愈发的敬畏、和敬佩。

督天卫在他的率领下,宛若无孔不入。

这不单单是指大乾內,更指大乾外,尤其是那些藩属国。

洪武六百二十年至四十年,三杨、夏元吉,先后在国运加持下,突破至亚圣之境。

洪武六百四十八年,明古毫不吝嗇的助炼丹司赵宜真突破至亚圣之境。

赵宜真突破后,包括明古在內的许多人皆是大喜。

因为他是大乾第一炼丹大家。

没有辜负明古和眾人的期望,赵宜真突破后不过三年,便炼製出了一颗日月丹。

一颗日月丹,需要一千亿石五穀,炼製成功后,可增加初等仙神之境百鼎之力。

这对大乾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意味著除了国运外,大乾的仙神之境们,又有了第二个快速增强实力的办法。

当然,大乾五穀也是有限的,最富有、最先使用上的,自然是明古。

洪武六百七十五年,周忱突破至亚圣之境。

洪武七百年,大乾疆域扩张到五道,五百三十二州。

人口八百四十亿左右,耕地面积达到一百五十九亿六千顷。

一年国运达到了五百六十六鼎,国运支出相差,只剩下了几十鼎。

国运积蓄达到四万一千余鼎。

这时候一共欠的国运更多了,达到了五万多鼎。

洪武七百年至八百年的百年间,突破至亚圣之境的,只有两人。

一是炼器司胡元澄,於洪武七百五十六年突破。

二是於绍堡,於洪武七百八十八年突破。

洪武八百年的大乾,疆域六道、六百六十八州。

人口一千零六十八亿左右,耕地面积两百零九亿顷左右。

一年国运达到了七百二十四鼎左右,税收达到了四千一百亿两银子左右,每年的灵源產出达到四千万斤左右。

藩属国达到四十九个,每年的上贡达到五百亿两银子左右。

此时的大乾,仙神之境有明古、朱秀英,九大军团长,朱棱、张御、平安、

梅殷、盛庸、铁鉉六位副军团长。

魏贤和、姚光孝。

文道亚圣有刘书温、李百长、胡惟能、三杨、夏元吉、周忱、於绍堡。

炼丹司赵宜真、炼器司胡元澄,姚光孝。

不算明古,这些人每年的国运俸禄,便是四百二十鼎。

每年六百多州需消耗一百三十七鼎左右。

其它各方面,消耗共一百四十五鼎左右。

至此,大乾每年国运的收入终於反超支出了。

而且当年喷涌的武道、文道人才,除却被封印的之外,彻底渡过。

接下来,大乾就是真正的轻装上阵,且从明年开始,可以正常发给正一品每年的国运了。

这时大乾积蓄达到了六万七千余鼎,欠的国运达到了八万多鼎。

不过没关係,支大於出,接下来每一年过去,支都会更大於出,这便是明古最大的底气。

不用多少年就能还清。

同时,得益於日月丹,明古本身的实力,也在这百多年间,增强了不少。

武道境界:初神、初仙(19831鼎之力)

功法:天乾经第六层(575年/4000)

武道神通:天乾拳第四层(小成:321年/800年)追星逐月第四层(小成:

321年/800年)明神双瞳第四层(小成:321年/800年)

兵道:86点【第五境】:(第五境巔峰:598年/1200年)

)—一139倍之力兵器法宝:天乾斧(中等神兵:691年/10000年)洪武帝袍(中等神兵:15

年/15000年)大乾国璽(中等法宝:256年/15000年)

这是明古时隔三百多年后的实力变化。

自己修炼、加上的灵源,每年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