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水战天赋(3 / 4)
不知多少人,都已经把明古当成太子对待了。
而在暗地里,许多人、也在深入分析著这位明王殿下的性格,执政思想等等。
丞相府、大將军府、两位亲王、两位副丞相、诸多勛贵等等。
这一次事情的发生,让他们有了进一步了解明王殿下的渠道,他们当然不会放过。
无声无息的,明里暗里盯著明古的目光,越来越多。
乾京城中,一场热闹后,安静了下来。
远处的东南沿海地带,则是斯杀的更凶了。
鬼妖比一般的妖人,更加的凶狠,好像完全不怕死一样,千方百计寻找著大乾防线的漏洞。
双方的死伤数字,都在不断提高。
终於,在次年、永胜一百九十四年二月二十日,鬼妖全面撤退了。
两天后,此战的详细战况匯报到了乾京,明古也看到了。
鬼妖此战共动用兵力约二十五万,其中王者境有两人,十海境四十多人。
战后,大乾能確定的战果,是斩杀鬼妖九位十海境,大军共九万五千多人。
而大乾一方的损失,三位十海境战死,海军死一万三千六百九十八人。
地方军死三万八千七百一十二人。
百姓死一万五千四百多人,失踪两万一千八百多人。
要是按照死亡的人数来看,双方差不多。
若是按照质量来算,当然是大乾胜了。
只是这种胜利,让大乾感到憋屈,完全是被动防御。
常玉给明古的信中,都抱怨了几句,说是憋了一肚子火。
总有一天,要杀到『小鬼子』老巢,將他们屠个乾净。
除此之外,信中还大夸特夸朱秀英,言朱秀英亲手斩杀了一位鬼妖十海境,
惊艷了无数人。
此战过后,东南沿海地带开始了恢復。
徐到、常玉等人还没有回来,他们要再试试水战。
转眼,就到了永胜一百九十六年六月。
徐到、常玉这些前往东南的年轻一代將领,绝大部分都回来了。
只剩下廖廖十余人留在了东南。
显然,留下的十余人,是对水战有天赋者。
回来的,都是没天赋的。
或者说,相对来说,水战天赋不太强的。
比如同样回来的徐到、常玉几人,他们对水战的天赋,其实不比留下的那几人弱,甚至还要强一些。
但相对他们的兵道天赋而言,他们的水战天赋就有些弱了。
权衡之下,还是回来,先紧著兵道天赋,水战暂且放一放。
明古看著留下的那些人名单,微微嘆息,这些有天赋的,还是不够强啊。
其中以廖勇忠、吴真、俞同海、俞同源四人为首。
水战说白了,其实就是多了个战船,增强大军总体血气。
然后是布置军阵,操控水行之力。
前者对將领来说不难,真正难的是后者。
布置军阵,是依据將领本身兵道实力。
换句话说,將领本身兵道力量就是基础,能增幅多少倍、就是多少倍。
同样的水战天赋,徐到、常玉他们的基础,比廖勇忠他们强了许多,统师大军的威力就强许多。
兵道天赋不强,那就不可能成为顶尖的水战將领。
而以军阵操控水行之力,就简单多了。
能操控军阵之力一倍的水行之力,就是水战登堂入室了。
这相当於大军威力增强一倍,相当於提升了將领兵道一个层次,可想而知水军的优势。
两倍,就可以当大乾海军將领,比如现在大乾的海军將领,便是两倍的水战三倍,大乾就只有开国时才出现过的。
海军很重要,廖勇忠几人不差,水战天赋也不差,只是兵道天赋远不如徐到、常玉他们,就註定了他们成不了顶尖的水战將领。
可惜了。
不说徐到、常玉二人,若是李武忠、冯国、傅良德几人中,有一人的水战天赋极好,那就好了。
明古绝对全力支持对方留在海军中常玉等人回来后,继续扑在了军队上,明古的王府也热闹了几分。
自然是常玉经常带著人来拜访。
不过他也有分寸,带的人,都是早就跟著他,投靠明古的將领。
匆匆间,又是四年时间过去,来到永胜二百年三月。
徐到、常玉、冯国、李武忠、傅良德、邓愈德、汤鼎臣七人各自或带领著一军,或独自前往北方边境带领一军,都离开了乾京,前往几方边境。
他们的目的,是剷除边境外的各族生灵,同时磨链兵道,和魔下將土。
这意味著,大乾对他们的培养,更进一步了,且从未有过的加大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