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註定无缘踏入此门(2 / 3)
街上新开的商铺不少,每日可见新店开张。
因此,这栋三层小楼的装修並未引人过多关注。
待装修渐止,路人经过时才发现,不知何时街道上多了一家名为“悠然居”的茶楼。
当苏建设带囡囡来到这家茶楼时,她也吃了一惊。
囡囡本只是隨口说自己无事可做想找点事干,却不料苏建设直接给她弄了个茶楼。
她偏爱寧静。
这种带著古典韵味的装潢风格,以及这愜意的氛围,正合她的心意。
早些年,大潮袭来时,人们无事便宅在家。
一次偶然间,苏建设取出茶具,让囡囡试著玩弄,没料到她竟对此颇感兴趣。
这些年下来,囡囡的茶艺已颇具宗师风采。
苏建设安排囡囡经营这家茶楼,绝非让她拋头露面。
他是个小气之人,怎捨得让女儿为他人服务。
囡囡只需在此安心做老板即可。
服务员与茶师皆由外部聘请,不懂的也可培训。
如今的年轻人大多不务正业,而这里高雅的消费与氛围,並非追求喧囂、囊中羞涩的小年轻所能欣赏。
若想打发时间,
他们更愿意去夜店跳舞。
更何况,
这里的消费並不低廉。
系统空间產出的茶叶,均来自系统赠送的茶树种子,在系统农庄精心培育,品种多样且能区分年份。
起初,茶树可採茶时,苏建设还有些兴致。
但不久后,茶叶刚摘完,新芽又冒了出来,又能继续採摘。
反覆几次后,他便觉得乏味了。
然而空间里的茶叶,
却以吨计数。
无论哪一种,
一旦带出,必属市面上顶级品质。
甚至还有孤品。
別说百年老茶树,
哪怕千年古茶,系统都能满足。
真是不讲道理!
有了这些资源作基础,加之苏建设也想让囡囡消磨时光,倒也不在意是否盈利。
於是直接推行会员制。
想进来者需跨过门槛。
普通消费按茶叶等级算,其实並不昂贵。
但这“不贵”,仅对常人而言。
毕竟总有人,
註定无缘踏入此门。
当然,苏建设如此布局,
並非真的只赔不赚。
他要获取的利润,自是可观。
大头!
主要经营的並非泡茶,而是卖茶。
若对这里的茶感兴趣,不妨购买。
此举旨在减少囡囡的负担。
毕竟这里茶叶品质上乘,吸引懂茶之人前来,销路不成问题。
否则,空间里堆积如山的茶叶该怎么处理
“看电视啦,看电视啦!”
四合院內,孩子们兴奋地喊叫著。
如今电视机已不算稀奇,虽未全面普及,却已属於奢侈品。
有些家庭已购置,但红星四合院暂时还未见。
儘管有人买得起,可这类电器价格高昂,比自行车还贵,即便黑白款也要三四百元,普通家庭难以负担。
然而在邻近的几条胡同里,已有电视的身影。
因此每到夜晚,院子里的孩子们便会欢声笑语地跑到別人家看电视。
不仅是孩子,有些大人也热衷於此。
例如閆埠贵,他爱看电视但不捨得买,只能蹭看。
“反正电视开著,一个人看是一样,一百个人看也无妨。
人越多,这电视就越划算!”
后院的小毛头年仅十几岁,也常效仿。
不过他比较幸运,因他母亲钱芳与苏建设家交好,而苏家自然有电视,还是彩色的。
红星四合院的人和苏家关係不佳,鲜有人去他家蹭看。
唯独小毛头和小彩霞时常前往。
许大茂外出几天后,这批货物总算售出,收入颇丰,因而提早返家。
刚进门,便看见看完了电视的小毛头和小彩霞正好归来。
许大茂知道他们是在看电视。
看到这两个孩子,许大茂说道:“別老盯著电视看!现在能考大学了,我还指望你们考上呢。
好好念书,听见没有”
小毛头和小彩霞点点头。
许大茂对学习的要求一直挺严格。
看到孩子们听进去了,他感嘆道:“要是我年轻时有机会考大学,凭我的成绩,肯定能上大学,出来就是个大官。”
许大茂趁机吹嘘一番。
钱芳听了,无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