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眷村寻人(2 / 2)

加入书签

住在这眷村。”

阿婆眯起眼,凑着光看了半天,手里的空心菜梗掉在竹篮里也没察觉:“陈铭瑞没印象哦。俺们这眷村住的都是当年从大陆来的兵,山东的、四川的、湖南的,人多着呢,名字记不清咯。”

她抬起头,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褶,突然抓着姜桂儿的手,语气急了些,“姑娘,你也是来寻人的俺老家在山东平度,俺男人当年跟部队走的,俺跟过来,一晃五十年了,俺还没见过俺娘家的麦子地呢……”

姜桂儿的手被阿婆攥得发暖,指尖触到阿婆手上的老茧,心里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下。

“问那老太婆能知道什么,拿来我们瞧瞧。”几个穿老头衫的老伯围在石桌旁下棋,其中一个穿灰色老头衫的,手里攥着个搪瓷缸,缸身印着“为人民服务”,字都快磨没了,正对着姜桂儿笑。

他们这里可很久没来过生人了,还是从大陆来的同胞。

姜桂儿谢过阿婆,往那边走。

老伯们见她过来,都停了手,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照片上。

穿灰衫的老伯接过照片,从口袋里摸出老镜戴上,看了好一会儿才摇头:“这眉眼看着有点像老王,当年跟俺一起从郑州来的,前年走了,但老王是河南的,姑娘,你太公是哪的人”

“上海人。”姜桂儿答得快,吓死她了,还好听到后面人是河南的。

“上海啊……我们这里头没从上海来的人,有也在一开始的时候跑了。”

老伯放下照片,叹了口气,手里的搪瓷缸在石桌上磕了磕,“我当年上海待过两天,吃的那个小笼包到现在还记得味。后来打仗,跟着部队跑,一路到台湾,跟家里断了联系,直到十年前,才通过大陆的亲戚找到儿子,他都当爷爷了……”

旁边的老伯也接了话,有的说当年从四川来,想老家的泡菜想了几十年;有的说从湖南来,最记挂娘做的剁椒鱼头,可惜家里早就没人了。

姜桂儿站在旁边听着,她没找到太公的消息,却听了一耳朵的故土故事,那些故事里的思念,像巷子里的麦香,绕在鼻尖,挥散不去。

太阳慢慢沉到眷村的铁皮屋顶后面,把墙面染成了暖橙色。

姜桂儿走了大半个眷村,问了十几个老人,手里的照片被递来递去,边角都卷了边,却还是没半点关于陈铭瑞的线索,只能失望的离开。

天色不早,她想着可以去夜市看看,于是打车去了附近的夜市,夜市里人挤人,甜腻的蚵仔煎香气裹着湿热的风往鼻子里钻。她想掏手机拍摊位上的红灯笼,手指刚碰到 hobo包的侧兜,就觉出不对劲。

早上还塞在这儿的小钱包没了触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