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唐最后一个武庙名將(2 / 2)
见此情形也不敢再守下去,他带领手下土兵且战且退。
高秀岩所部燕军率先攻入营门,他们在中军大营跟著唐军展开激烈廝杀。
同一时刻,张光晟率领两万燕军从北面猛攻中军大营,他命令將士不惜伤亡发起强攻,无论如何都要擒杀僕固怀恩。
僕固怀恩在中间大营收拢残兵六千多人,他主意到燕军从南北两个方向进行夹击,於是选择向东突围而出。
双方將士在黑夜中展开激烈廝杀,战斗持续到天亮总算停止下来。
凌晨时分,初升太阳的余暉將营寨涂抹成悲壮而悽厉的金红色,战场上到处都是支离破碎的肢体和四处散落的兵器。
唐军和燕军皆是尸骸枕藉,断裂的旗帜斜插在户堆中,无主的战马在户体间茫然徘徊嘶鸣,空气中除了浓得化不开的血腥,还有死亡特有的甜腻与腐坏交织的气息。
校尉李观走到张光晟身边,他面露悲伤稟报导:“节帅,此战我军斩首一万三千余级,高老將军马革裹尸,连同高家七十二兵丁跟著全部战死。”
“我知道了!”
张光晟注视著这人间炼狱般的景象,他觉得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原本张光晟是要擒杀僕固怀恩,没想到不仅让对方给跑掉,还平白无故把高秀岩给搭了进去。
高秀岩是燕军阵营中履歷最老的人,哪怕是安禄山活著都无法跟他相提並论。
早年期间,高秀岩跟隨陇右经略使张志高与吐蕃战於大非川,他亲自上阵斩將夺旗因此功勋升为华州万福府別將。
后来又到长安担任皇帝的宿卫,升为壮武將军、同州襄城府折衝都尉、上柱国。
开元二十八年,高秀岩以临洮军使的身份成为一军统帅,封为辅国大將军、陇州刺史,充任河西、陇右两镇节度副使,前后大战三十,小战数百,真可谓是勇冠三军。
高秀岩自始至终都不理解王忠嗣为何要束手就擒。
郭子仪等人同样也不理解高秀岩为何要助紂为虐。
以往王忠嗣魔下这些並肩作战的大將,如今都要变为不共戴天的生死仇敌。
李光不是第一个死。
高秀岩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