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父子分离(1 / 2)
第170章 父子分离
严庄、阿史那承庆、李归仁三人很快离开西京长安,隨行还有八千同罗骑兵,他们准备回到东京洛阳发动政变,藉此架空安庆绪这个大燕皇帝。
只有严庄这个丞相名正言顺进行摄政,他跟姜天骄才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
至於严庄所带来的八万军队,他已经移交给姜天骄。
由於大唐和大燕在关中地区展开拉锯战,所以很多关中百姓拖家带口到处逃亡,因此留下数百万亩良田无人种植。
姜天骄直接把八万军队分散在京兆府、冯翊郡、华阴郡三地,让他们负责屯田务农解决大军的粮草问题。
目前姜天骄亲自坐镇在西京长安,他准备派遣安守忠攻打凤翔郡。
凤翔郡,雍县。
李亨在行宫中接到前线败报消息。
他听闻十五万人满打满算只剩下三万步骑,猛然意识到大唐朝廷在短时间內已不具备反攻之力,接下来就要迎接姜天骄的猛烈进攻。
李泌认为凤翔郡已经无法作为平叛中心,他不动声色劝諫道:“王师先胜后败,汉水漕运受阻,凤翔不宜久留,还望陛下儘早移驾汉中郡。”
“难道朕必须放弃关中了吗”
李亨一脸痛心疾首问道李泌冠冕堂皇说道:“启奏陛下,这不是要放弃关中地区,而是收缩防线集中兵力,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才更有力量。”
“那就依照先生所奏!”
李亨同意移驾到汉中郡,他也清楚凤翔郡不能再待下去。
数千禁军护送著李亨从陈仓道前往汉中郡,留下长子李傲和僕固怀恩在凤翔郡领兵抵抗。
李泌和郭子仪隨驾进入汉中郡,他们两人越来越觉得平叛已无可能。
田承嗣通过攻占南阳郡切断汉水漕运,阻止江淮地区的钱粮布帛运至凤翔郡,使得漕运只能再次改道,经由长江航道上溯巴蜀之地,运输成本相比以前又会继续增加。
襄阳郡不再是汉水的漕运枢纽,而是作为江汉平原的屏障,防止田承嗣所部兵马的进攻。
隨著李亨在禁军將士的护送下移驾汉中郡,凤翔百姓真可谓是如丧考姚,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大唐朝廷还能收復长安,这对大唐民心来说是巨大打击。
虽然广平郡王李傲和僕固怀恩领兵驻守在凤翔郡,但是他们满打满算仅有三万步骑。
这些將士都是刚刚从前线败退下来,士气低落,根本无法抵挡士气高昂的燕军將士。
凤翔郡,宝鸡县。
李傲为了能够抵挡住燕军进攻,他开始在凤翔郡进行动员扩充军队,因此徵募到五万新兵。
这五万新兵日夜接受著將军们的操练。
宝鸡县原名陈仓县。
至德二载因陈仓山传说出现“宝鸡鸣瑞”祥兆,李亨下詔將陈仓县更名为宝鸡县,至此宝鸡之名取代掉陈仓。
李傲也不觉得能够抵挡住姜天骄,他才选择把精兵强將屯驻在宝鸡县,这样有什么事也可以通过陈仓道退守到汉中郡。
然而叶护太子和僕固怀恩对此强烈反对,他们两人决定好好跟李傲痛陈利害。
“你们有什么事吗”
李傲还以为他们是来稟报军情。
僕固怀恩率先站出来说话,他旁敲侧击说道:“元帅,若是我军在凤翔郡抵挡不住叛军进攻,
不知您准备带著我们退往哪里”
“汉中郡!”
李傲一脸理所当然说道:“只有退守汉中郡才能王道,这样才能得到巴蜀之地的钱粮布帛,王师才能积蓄力量再次反攻。”
僕固怀恩情急之下劝諫道:“元帅,这万万不可啊!”
“为何不可”
李傲皱著眉头反问道:“要是不退往汉中郡,那你说又该退到哪里去”
叶护太子接话补充道:“殿下应该退守武威郡才对!”
“武威郡”
李傲还以为自己耳朵出现问题,他不敢置信说道:“那我岂不是要跟父皇分离况且这武威郡人烟稀少,哪里能够作为平叛的大本营”
“殿下若是跟隨陛下退守汉中郡,河西道和陇右道皆会落入敌手,届时回汗国就是想要帮助大唐平叛,那也无法取得联繫!”
叶护太子直接把利害说了出来。
这话一出,李傲顿时意识到叶护太子说得在理,他微微点头说道:“那我立刻写信送给父皇徵求他的圣意!”
叶护太子面露难色说道:“只怕殿下还没得到陛下回復,这叛军便已打上门来。贼將安守忠正在带兵猛攻郡县,距离宝鸡县不过七十里而已。”
“那你们说该怎么办啊”
李傲心烦意乱不知所措,他本来是想退往汉中郡。
不曾想到僕固怀恩和叶护太子纷纷表示强烈反对,这点完全出乎李傲的意料之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