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姜天骄的算计(求订阅)(1 / 2)
第153章 姜天骄的算计(求订阅)
至德二载,七月二十。
关內道,灵武郡。
姜天骄已经顺利把灵武郡全拿下来,回乐、鸣沙、灵武、怀远、保静、温池六个县城纷纷落入燕军手上。
阿史那从礼风尘僕僕来到府衙,他一脸慌张说道:“大王,以李嗣业为首的西域大军陆续抵达凤翔郡,听说大唐朝廷把安西军和北庭军全部调来勤王救驾。”
“那又怎么样”
姜天骄根本没把西域唐军放在眼里,他漫不经心说道:“你就放心好啦,这是为安守忠所准备的军队,李亨可捨不得拿著他们来跟咱们打。”
“安守忠占领著关中地区,西京长安就在他的手上,而他这段时间到处都在招兵买马,到处都在收刮粮餉。”
“我听说陛下派遣安思义率领两方精兵驰援安守忠,又派宰相阿史那承庆坐镇长安,看来是准备要跟大唐朝廷决一死战。”
阿史那从礼有些疑惑说道:“大王,仅凭安守忠的军队好像不够吧”
“不够”
姜天骄不置可否反问:“那你知道他有多少军队吗”
“撑破天也就三五万吧!”
阿史那从礼觉得安守忠的军队应该不会太多。
“啊哈哈哈!!!”
姜天骄情不自禁大笑出声:“阿史那將军,你实在太小安守忠啦,现在他这关西节度使可壮得很呢,仅仅在京兆府就有十万大军,而这里面可是有两三万藩镇精兵。”
“十万大军”
阿史那从礼顿时嚇得膛目结舌,他一脸懵逼说道:“他到底从哪里变出这么多人啊我记得他在清渠之战爆发前就只剩下一万精兵而已。”
姜天骄郑重其事解释道:“你忘记了吗陛下派遣安思义率领两万精兵驰援安守忠,以此作为根基进行扩军,拉起十万大军又有什么奇怪”
“只不过这战斗力无法跟以往相提並论,但也足以嚇唬住大唐朝廷,使其必须毕其功於一役。
“因此李亨不会把精兵强將调来关內道消耗掉,他肯定还是集中兵力优先攻取长安,打通武关收復南阳,优先保住江淮漕运,以东南之赋税,养西北之兵马。”
阿史那从礼认为姜天骄所言极是,他微微点头说道:“大王,您说安守忠还能贏吗据报回可汗磨延啜又给叶护太子增兵。”
“增兵”
姜天骄一脸懵逼反问道:“本王怎么没收到情报消息你这消息来源可靠吗”
“可靠!”
阿史那从礼拍著胸脯保证道:“这消息来源是武威郡的胡商,听说回骑兵是从居延海方向南下,再从河西道进入陇右道。”
“原来如此!”
姜天骄终於反应过来,怪不得他在关內道没收到情报消息,旋即在內心暗道:“我到底要不要放任香积寺之战打起来呢”
“若是任由唐军收復长安,大唐民心便会死灰復燃,届时局势將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要是帮助安守忠打贏香积寺之战,那他肯定会壮得更加厉害,这明显又不符合我的利益。”
“如今安守忠独占关中地区就有十万大军,他的声望也是越来越大,看来还是让他去跟郭子仪拼个你死我活,这样大唐和大燕才会两败俱伤。”
一直以来,姜天骄主张避开大唐朝廷的精锐主力,他不想去当这个出头鸟,为此才把西京长安让给安守忠。
因为大唐朝廷对於长安城那是志在必得,所以自然会集中全国之力前去收復。
安守忠確实是个很能打的人,奈何郭子仪也不是省油的灯,双方皆为巔峰级別的武庙名將,两人都不是浪得虚名,无非就是互相见招拆招而已。
虽然郭子仪在清渠之战中败给安守忠,但是他也成功找到燕军弱点,这个弱点就是燕军太过依赖骑兵突击。
郭子仪认为只要能够削弱燕军骑兵的突击能力,那他就有信心打败安守忠。
清渠之战造成郭子仪顏面扫地,他深深感到奇耻大辱。
四万大军竟让安守忠九千骑兵用一字长蛇阵给打败,仅仅一战就损失掉三万多人。
郭子仪在吸取清渠之败的教训后,他选择香积寺作为收復长安的新突破点,並且在大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所有唐军將士都在臥薪尝胆。
香积寺的地形优势有利於唐军布阵,位於长安城南三十里地,北边就是长安,南边则是子午谷口,西边是灃水,东边是大山,周边植被茂盛,不利於大规模骑兵作战。
不得不说郭子仪真是老谋深算,他为了能够防御住燕军骑兵,还准备派遣李嗣业为前军,以安西军和北庭军顶在最前线,让这两支精兵去硬抗安守忠。
因为西域唐军是以驍勇善战而闻名於世,哪怕是步兵也敢正面硬刚骑兵,这是其他藩镇將士所不敢做的,所以郭子仪才让李嗣业去打头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