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东北诸藩缔结联姻(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第134章 东北诸藩缔结联姻(求订阅)

姜天骄跟著眾人一起畅饮美酒,大家笑声在宴会中迴荡。

此番遥琴休哥可不只是带来两万精兵这么简单,隨他来到太原城还有“大昭华”与“韦旖琳”两位姑娘。

大昭华乃是渤海国王大钦茂的三女。

韦旖琳则是室韦都督韦热素的妹妹。

自从和解热素担任室韦都督以后,他就不再以“和解”作为姓氏,毕竟这只是室韦诸部之一的部落名字,实在不利於团结各大部落,故而主动汉化改成“韦”氏。

自古以来,缔结联姻非常具有政治意义,代表著成为利益共同体,这不仅仅只是嫁女儿这么简单,还决定著娘家人是否能在对方团体中占据重要地位,进而实现双方共贏。

姜天骄想要把东北诸藩拉入阵营,他主动提出缔结联姻关係。

奚人、契丹、羯三大势力已经跟姜天骄缔结联姻,只剩下室韦和渤海两股势力尚未进行联姻。

室韦都督韦热素自然乐意跟姜天骄缔结联姻,可他年纪轻轻没有女儿,只能寻遍各大部落挑选美人,最后选中韦旖琳作为出嫁对象,並且把他认作妹妹。

渤海国王大钦茂本来是不情愿跟姜天骄联姻,所幸渤海王子大宏临阐明利弊,他才坚决执行两头下注的策略,这样渤海国才能立於不败之地,

大昭华坐在自家兄长大宏临身边,她略微拘谨偷看著姜天骄。

大宏临看见自家妹妹大昭华这般害羞模样,他一脸微笑低声道:“妹妹,你不是担心夏王是个老头子吗现如今亲眼见过后可以放心了吧”

“只要他不是老头子就行!”

大昭华俏脸通红首微低,仿佛春风吹过湖面引起涟漪。

渤海立国伊始大行汉化政策,明確要求公主们六行孔备,三从是亮。

其中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渤海国中占据著统治地位,就连公主们都要受到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的道德约束。

反观韦旖琳是个部落女子,她的观念非常朴素,那就是嫁给强壮的男人,然后自己跟他生儿育女。

就这么简单。

没了。

虽然韦旖琳没什么文化知识,但是她看见姜天骄这魁梧身子,浑身散发著磅礴浩瀚的煌煌天威,给人带来强烈的压迫感,一看就知是个强壮的男人。

大昭华只敢拘谨偷看著姜天骄,韦旖琳则是毫无顾忌直视著他,

安璇璣坐在姜天骄的身边,她警到韦旖琳这充满侵略性的眼神,內心不由自主暗道:“这韦姑娘还真是放荡不羈,简直就像一匹没受训过的烈马,也不知道夫君喜不喜欢她这样的人。”

姜天骄迎娶韦旖琳与大昭华都是为了缔结联姻,他认为只要別长得歪瓜裂枣就行,晚上大不了灭灯就好了。

没想到韦旖琳与大昭华外貌长相颇有异域风情,这对姜天骄来说是个意外惊喜,毕竟他对女人审美水平还是很高的。

姜天骄这边忙著团结东北诸藩。

安庆绪那边已经急得手慌脚乱。

洛阳城,紫微宫。

阿史那承庆带著姜天骄的保证回到洛阳城,他原话不动传给安庆绪。

安庆绪急忙把严庄和高尚两人召集到宫中,他志芯不安说道:“两位爱卿,夏王不愿发兵驰援长安,接下来朕到底该怎么办啊”

“还请陛下勿要慌张!”

严庄心平气静安慰道:“陛下,安守忠刚刚送来书信,他认为一万精兵足以击败郭子仪,西京长安定然不会失守。”

“他真这样说”

安庆绪面露不敢置信之色。

“是的!”

严庄拍著胸脯保证道:“陛下,微臣已经命令蔡希德和安思义两位將军,让他们把驻守在河內郡的两万精兵尽数调到陕郡,以便隨时入关驰援长安。”

河內郡位於黄河以北,正好跟河南府隔看黄河,行政上隶属都畿道而非河北道,因此蔡希德和安思义不受姜天骄这个河北节度使的节制。

本来严庄是不想调动这两万精兵,奈何姜天骄不愿发兵救援,他只能把驻守在河內郡的精兵强將尽数调到陕都前线。

安庆绪听到严庄安排得妥妥噹噹,他顿时喜开顏笑说道:“朕有爱卿,则大事无忧也!”

阿史那承庆见到安庆绪这般依赖严庄,他喉声嘆气暗道:“看来我真该考虑要不要去投靠夏王,再这样下去大唐和大燕只会两败俱伤,只有各路节帅才是最大贏家。”

“夏王明显是不想介入关中战事,他寧可推荐史思明为朔方节度使,也不愿意跟大唐朝廷迎面相撞,还真是半点亏都不肯吃。”

“从举兵起事到至今为止,夏王简直就像算无遗策一样,总能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他为何就篤定安守忠必定能击败郭子仪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