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漕运保卫战(2 / 2)
勤已经难以为继,再也无法跟叛军打消耗战。
江淮地区的钱粮布帛需要通过长江航道运至襄阳郡,再从汉水上溯至汉中地区,然后分批陆运走褒斜道,翻越秦岭抵达扶风郡,再把粮米装上船只,顺著渭水而下才能到达长安。
这条运输线路诸葛亮看见都会头皮发麻,哪里还能跟燕军消耗下去。
反观燕军完全可以利用永济渠和通济渠,通过水运把河北道和河南道连接起来,源源不断把粮草物资输送到东京洛阳。
现在李隆基已经快要无计可施,他只能催促著哥舒翰带兵出关收復陕郡,攻取东京洛阳,以围魏救赵的策略调动叛军。
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南阳郡和襄阳郡,不然武令珣將会完全切断江淮地区向关中长安的漕粮供应。
而这才是李隆基要求哥舒翰出关的根本原因,他看见的是鲁炅麾下五万大军全军覆没。
岭南、黔中、襄阳三镇兵马损失殆尽,整个南阳盆地即將落入叛军手上,连同江汉平原跟著岌岌可危。
最要命的是,武令珣带兵拿下南阳盆地以后,他便可以全力攻打武关威胁关中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哥舒翰只能出关作战,无论他是走潼关还是走武关,那他都会遇到崔乾佑和武令珣两位名將。
以哥舒翰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再加上他手底下各个將领勾心斗角,凭他也想打败崔乾佑和武令珣,这无异於是在痴人说梦。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双方將领绝对不能有任何破绽。
鲁炅仅仅是选择在迎风高处安营扎寨,这点微不足道的破绽就让武令珣无限放大,害得岭南、黔中、襄阳三镇兵马全军覆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