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哥舒翰中风瘫痪(1 / 2)
范阳郡,蓟县。
安禄山在节度使府收到前线捷报。
“嗯,天骄这仗打得果然出色,仅仅伤亡几十人便取得如此辉煌战果,看来让他领兵出征是正確的。”
安禄山拿著捷报阅览起来,他眼角弯起透露出愉悦和欢喜。
阿史那承庆表情有些惋惜说道:“虽然姜將军取得辉煌战果,但是他也暴露出位置所在,再也无法起到奇袭效果,潢水一带的契丹部落很快便会反应过来。”
安禄山自信满满微笑道:“这你就不用担心,哪怕契丹反应过来那也无济於事,毕竟在春季时候契丹还没恢復元气,就算想要迁徙躲避也来不及了,除非他们真能击败姜天骄。”
阿史那承庆见到安禄山志得意满,他急忙提醒道:“节帅,您可不要忘记契丹大將遥輦休哥,契丹军队在此人手上真可谓是草原狼骑,我就怕姜將军误中他的埋伏。”
“好啦,你担心再多那也无济於事,咱们只能在后方等待他的胜利。”
安禄山赶紧把这个话题终止下来,他不想破坏这难得的好心情。
最近安禄山收到一个接著一个好消息,他越发觉得这是天意让自己代唐而立。
安禄山所忌惮者不过安思顺和哥舒翰。
这场大战还没拉开序幕,他就接到哥舒翰已经倒下的消息。
本来哥舒翰是在前线指挥作战,可他常年喜爱饮酒,纵情声色不加节制,行至土门军洗澡时突然中风,整个人半身瘫痪生死未卜,谁也不知道他究竟能不能活著回到长安。
李隆基接到哥舒翰中风瘫痪的消息嚇得够呛,他猛然发现自己玩脱啦,三足鼎立之势在无意间土崩瓦解。
安禄山、哥舒翰、安思顺三足鼎立,就像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无论哪一方坍塌都会引起剧烈震动。
现在哥舒翰中风瘫痪生死未卜,安禄山和安思顺执掌著平卢、范阳、河东、朔方四大藩镇,从辽东地区的安东都护府到河套地区的九原郡,边境上所驻守的数十万精锐唐军都在他们两人的控制之下。
安禄山得知哥舒翰中风瘫痪生死未卜,他趁此形势上奏朝廷,请求使用三十二名胡人蕃將替代掉汉人將领,藉机清洗掉军队中忠於朝廷的人。
双方斗爭瞬间摆到檯面上。
大明宫,紫宸殿。
宰相韦见素认为安禄山反跡已露,他拉著杨国忠入宫覲见。
“陛下,安禄山要以胡人蕃將替代掉汉人將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绝不可同意他的奏请!”
韦见素情绪激动劝諫道。
这个时候李隆基已经彻底玩脱,可他不敢暴露出来,反而主动护起安禄山,面色不悦怒斥道:“韦卿,你说安禄山会造反,可他从来没有反过。”
“这……”
韦见素声泪俱下劝諫道:“陛下,要是等到安禄山起兵造反,那么大唐社稷將会危矣。”
“好啦,韦卿不必再说啦!”
李隆基为了能够稳住安禄山,他只能同意三十二名胡人蕃將替代掉汉人將领。
杨国忠见到韦见素都劝不住李隆基,他站在旁边如同嘍囉不敢发话。
本来韦见素已经跟杨国忠商量好了,由他率先进言劝諫李隆基,务必要说服皇帝收回成命,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安禄山的奏请。
如若李隆基不肯收回成命,再让杨国忠接著进言劝諫。
本来杨国忠已经准备进言,可他察觉到李隆基脸色不悦,深知註定无功而返,於是无视韦见素使的眼色,他乾脆闭上嘴巴一言不发。
结果韦见素独力难支很快便败下阵来,他只能眼睁睁看著安禄山一步一步迈向造反之路。
长安城,杨府。
杨国忠和韦见素离开皇宫后。
他们两人回到书房中討论如何对付安禄山。
眼见安禄山造反在即,韦见素真可谓是心急如焚,他一脸焦急说道:“右相,你要赶紧派人去拉拢住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要是他跟安禄山走到一起举兵造反,这大唐江山可就完啦。”
“会微兄,这件事情我早就在办啦!”
杨国忠何尝不知这局势变得岌岌可危,他確实没想到哥舒翰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韦见素觉得拉拢住安思顺远远不够,他郑重其事说道:“右相,既然陛下不愿相信安禄山造反在即,那么你我乾脆绕过皇帝进行布局。”
“去年北庭节度使程千里调任长安,封常清接替他充任北庭节度使。”
“我准备以武部尚书的名义派人快马加鞭前往西域,要求安西、北庭两镇节度使封常清回朝述职,暂停一切对外征战计划,这样也可防范於未然。”
杨国忠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件事情是以朝廷名义下达,那么封常清就不可能带著西域唐军回来,他最多携带少量亲兵护卫而已,那他又有什么用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