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韦见素拜相(2 / 2)

加入书签

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少见。

一旦大唐朝廷反应过来,安禄山再也没有机会速战速决,正所谓战机稍纵即逝。

有人肯定会好奇天宝十三载安禄山的军事优势有这么大吗

答案在於安禄山还是名副其实的河东节度使,他通过高秀岩和张通儒控制住河东军。

其中高秀岩发挥著极大作用,他曾经在王忠嗣举荐之下出任河东藩镇的都虞侯,执掌军纪,在河东军中深耕多年。

为此安禄山把高秀岩请来担任河东节度留后,但又不让他在太原城任职,於是让他以云中太守的身份兼任大同军使以及云中守捉使。

由於高秀岩实际上没有在太原城任职,所以他这河东节度留后反而有名无实,仅仅只是掌握河东军的两支军队。

张通儒这个留后判官反而变得有实无名,他坐镇在太原城中知留后事,还得到河东节度副使杨光翽的大力支持。

当年吉温调离河东军的时候,安禄山为了拉拢天兵军使杨光翽,故而举荐他为河东节度副使。

现在杨光翽同样也是站在安禄山的阵营,但他很快就会改旗易帜投靠到杨国忠的门下,究其原因在於他也想要转正成为河东节度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