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战机(下)(2 / 4)

加入书签

bsp;   站错了队,不光他要死,全家老小都逃不过——好在夷三族的规矩已经没了,不然更惨。

    “督护何必嗟叹?”城门内又驶出了连绵不绝的粮车,眼见得一时不能进城,张舆便多说了几句:“若王公还在幽州,你觉得百姓会好过吗?蝗灾、旱灾、水灾之时,王公赈济过百姓吗?说句难听的话,若王公爱护百姓,勉力赈济,会有那么多人投奔慕容鲜卑吗?”

    这句话问到点子上了。

    王浚不但不管跑来幽州躲避战乱的冀州百姓的死活,幽州本地百姓的死活他也不在乎啊。十年间白白给慕容鲜卑送了几十万人,这些人口现在都被慕容氏安置在他们的地盘上,且耕且牧,为其提供资粮。

    早晚有一天,实力大增的慕容鲜卑会忍不住进据幽州,届时何人抵挡?

    孙纬沉默不语,目光茫然地看着城门。

    兵马仍在出城。

    步卒、辎重营之后,还有临时征发的蓟城百姓,个個哭哭啼啼,远远相送。

    这些百姓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充当转运粮草器械的役徒。

    征丁都征到蓟城百姓头上了,看来这次是动真格的。

    但他们屡次败于石勒之手,真能打胜仗吗?

    现在的幽州兵,已经不是以前的幽州劲旅了啊。

    过兵一直过到了傍晚时分,抢在城门关闭前,张舆将孙纬押到了幕府,派人看管了起来。

    ******

    其实,当孙纬看到蓟城兵马南下时,屯驻于易水北岸的数千兵已经过桥南行了。

    领兵之人名叫孙播。

    巧了,和孙纬是同族,都出身新城孙氏——新城县汉时隶涿郡,晋时为北新城,属高阳国,在易水南岸。

    孙氏祖上是后汉宦官孙程,因功与其他常侍、黄门十九人共封侯,食万户。

    孙程死后,弟弟孙美、养子孙寿分其爵位、食邑。

    百余年后,孙家已经在北新城扎根,成了地方上一个介于寒素、豪强之间的家族,职业从宦官变成了兵家子。

    幽州变天、孙纬“造反”后,北新城孙氏立刻与其切割,就连同在幽州幕府为官的孙播都给枣嵩、朱硕、游统等人上书表忠心。

    前些时日,孙播更是孤身入蓟城,获得了游统的信任,仍令其统率易水大营的六千步骑。

    柳安之抵达蓟城后,孙播奉命率军南下,先至北新城。

    此城在上半年插着刘汉旗帜,中间换成了晋,前阵子又换成了汉。

    孙播大军抵达后,麻利地再把晋旗从仓库内取出换上,汉旗收入仓库存放……

    孙播没在此停留多久,随后便往西南方向疾进,直趋蒲阴。

    比孙播晚两天,十三日,祖应率三千部曲,以及临时收拢的数千孙纬部降兵,以两千乌桓骑兵为先锋,自遒县(今涞水)出发,一天后抵达了易县。

    这个时候,刘曜还在收拢兵力,准备退却。

    十五日夜,祖应大军抵达中山国北平县(今满城北),先锋骑兵走得更远,已抵达唐县一带。若非需要等待补给的话,他们还可以继续前进。

    唐县上下是懵逼的。

    前几日不是形势一片大好吗?中山王率军追击贼将金正,气势如虹,怎么一眨眼来了这么多幽州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