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大汉风雨飘摇的五年(上)(3 / 3)

加入书签

> 这种“轻松”并非是工作上的轻松,毕竟无论长乐宫内做主的是刘邦、吕雉或者刘盈,整个大汉每年需要处理的问题基本都维持了一定范围内,不会出现猛增以及暴跌。

他们感受到的“轻松”,乃是心态上的轻松。

刘盈对于臣子的态度实在太好。

就比如与属下发生争论,不同的上位者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刘邦会愤怒地瞪着对方,吵得上头了,甚至会破口大骂,若是在酒席上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他可能会投出酒杯,朝对方砸去,甚至动手。

而吕雉面对这样的情况,往往是表面不动声色,而那名与她产生矛盾的人,则会在半年之内,以各种理由被罢官。

与他父阿母进行一番比较后,刘盈显得无比温和。

在政见不合时,臣子激动地跳起来顶嘴反驳,他最先说的话,居然是劝对方平静下来,理性讨论。

要知道大部分的上位者都存在一个特性,那就是盲目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毕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说一不二,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傲气,会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

每当别人提出质疑,那么就会惹得他们不快。

哪怕之后他们明白自己错了,也不会选择道歉,而是继续嘴硬下去。

由此可以见得,刘盈这样能听得进谏言的君主何等珍贵。

如果让陈洛来评价此时的刘盈,是可以从历史上找几个参照物的。

刘盈属于个人能力弱化版的唐太宗,军事和个人魅力上远远不如,政治能力则逊色数分。

不过他又能当全面强化后的刘禅来算。

毕竟刘禅在听劝上做得倒也不错,相父说什么就是什么,相父留下的继任者,我就老老实实地用,等那些相父推举的人才全部去世,那我再摆烂就是。

而刘盈拥有自己的判断力,知道哪些臣子的建议可以完全信任,哪些臣子的建议需要加以分辨地采纳。

不过现在长安朝堂上的这一批人,能力都很猛,因此刘盈实际上也不用动太多脑子。

对于朝堂上的那些重臣来说,刘盈虽然比不上先帝和吕雉,但他们仍然忠心耿耿地辅佐。

哪怕是一些身份低微的小官,亦会在早朝的时候上书,提出几点建议。

毕竟“主弱臣强”的情况下,自己成为一代名臣,在青史上留下更辉煌印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几乎所有朝臣都觉得,在刘盈的统治之下,大汉的前景无比光明。

不过时局发展就像夏日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着凉感冒了,码字的时候不断流鼻涕,拿纸堵都堵不住,吃完药就发汗头昏,所以这个大章的下一节暂时没码完,睡觉醒来再码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